13年暑期我一路向西的時候,曾經因為在高速上看見法門寺的路牌而臨時起意跑了一趟法門寺,可惜的是看到了好多的稀世珍寶,卻沒拜謁到佛指舍利。這次我是專程前往,就想看看自己是否有那個運氣。
可惜珍寶館轉遍,還是只看到了重重寶函和一真三影的佛指舍利照片。回來后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佛指舍利每個周六、周日和農歷每月的初一十五在法門寺文化景區內的合十舍利塔大廳對外展出,并不在珍寶館中。
整個法門寺景區內其實是有兩個相對獨立的景區,兩條中軸線,不過不需要分開買票。一個是法門古寺景區,包括法門寺山門、前殿、法門寺塔、大雄寶殿、藏經樓、祖師堂在內的東中軸線,以及分布在中軸線兩側的珍寶館、鐘鼓樓等。另一個是法門寺文化景區,位于法門古寺的西側,從山門、放生池、沿佛光大道到合十舍利塔,也是一條中軸線。法門古寺應該是在原寺基礎上復建起來的,大多應該是仿古建筑,包括法門寺塔。復建于明萬歷年間的法門寺磚塔,歷經數次地震后,在1981年倒塌。也正是這次倒塌,使得法門寺地宮以及地宮內的佛指舍利在清理廢墟的過程中重建天日。而法門寺文化景區應該是佛指舍利重現人間后,法門寺香火大盛的產物。
13年我是從法門寺文化景區的入口買票進入的,沿著佛光大道往北走,不到合十舍利塔的時候就向東拐去了法門古寺,根本就沒去合十舍利塔,當然是看不到佛指舍利。這次我是先到了法門古寺,再向西進入法門寺文化景區,然后一直走到了合十舍利塔。只是仍然沒有看到佛指舍利,因為那天是周五,也不是初一或十五。運氣不好啊。
最后再說下末片中的朱慶瀾(字子橋)將軍,用“再”,是因為在我以前的博文系列“一路向西《瞻仰法門寺》”文中已經介紹過朱將軍。竊以為這樣一個偉大的人一說再說都不夠,比起那些明知道保護措施還跟不上,卻偏偏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粗暴挖開明皇陵的領導專家們強了不止百倍。朱將軍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兩次赴陜賑災,籌資修復了包括大雁塔、興教寺在內的十余座著名塔寺。1939年,朱將軍參與修繕法門寺塔,塔下地宮頂部曾被工匠無意掘開一角,地宮內的珠光寶氣越空而出。朱將軍考慮到時值日寇侵華,國破離亂,毅然決定將地宮按原樣封砌,并下封口令予所有知情者,這才有了國之重寶盛世乃現的佳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