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在他的名著《愛彌爾》中自問:“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說:“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這句話并不是什么真理,但卻發人深省。
匆匆一瞬間,我已經是參加工作24年的老教師了。在教育大舞臺上,曾經隨波逐流過,也曾經痛苦地反思過。怎樣才算真正的教育,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嗎?是事無巨細嗎?
現在看來,這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老師越粗代庖,不需要老師指手畫腳,老師只用一只手,給學生指指方向,學生自己走下去,探討、研究、反思、失敗、修正……最后得出結論,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者最好是少一只手,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在教育的泥濘中共同前行。
為什么我們付出很多,甚至是鞠躬盡瘁了,學生卻不領情呢?關鍵的原因就是老師太強勢了,似乎什么都很明白,什么都愿意替學生去做,甚至剝奪了學生探究的樂趣,他們成為被動地容納知識的容器,沒有興趣,哪來的感恩?
突然想起做班主任的尷尬。
起早貪黑,無微不至,但并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管紀律、管衛生、管自習,不準學生抽煙喝酒、不準學生談戀愛、不準學生拉幫結伙,查作業、查上課、查午休……班主任不是班主任,而是一臺上滿弦的機器,不知疲倦地運動著。結果呢,學生畢業后,能感恩老師的有幾個?
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把自由還給學生、把管理還給學生、把興趣還給學生。班主任只用一只手,比劃比劃就行。
當不再管的學生變好了,當學習最差的學生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我們是否認真地反思一下: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答案很簡單:讓孩子自由成長、自由呼吸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