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上市公司年度財報集中發布時間了,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目前市場上有兩派:實質派和形式派,實質派認為財務報表分析沒有意義,反正財務的可信度不高,形式派的人認為財務報表分析還是很有意義的,其實我個人覺得做好財務分析,還是很有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
財務報表分析首先要注意資料的搜集:財務分析和財務報表分析其實不一樣,但有一點相同,就是財報是主要依據,問題在于財報是一個靜態的報表,特別像資產負債表,只是每一天的報表,所有分析之前,先要搜集幾期的財報,還有就是和這家公司相關的財務資料,我記得有一年分析上市公司東阿阿膠,覺得這家公司毛利率高的離譜,覺得不信任,后來通過百度和當地的一些新聞報導,才搞清楚,毛利率高的原因
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要搞清楚分析立場:如果你是債權人,你可能關注的是你的債權到期日及到期前的財務風險,而作為投資者你關注的可能是未來很長時間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價值,因為你只有立場搞清楚了,你的分析就有重點了,而不是書本說的三力或四力分析就行。
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要搞清楚你所分析的財務報表要表達一個什么樣的思想,很多財務人員說,報表是做出來的,其實,作為一個專業人士,報表做假可以做一期,幾期下來,想作假,一分析就出來了,很多教材中說增加資產、增加收入、增加利潤。。。。這些套路,其實一個辦法就可以讓他們無處遁形,比如將一個公司的經營資產—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橫向分析,這些手段就覺得小兒科了。所以財報分析思想很重要,比如有的人分析從現金流角度入手,錢是哪里來的,用到哪里去了,在哪些環節沉淀了,什么原因沉淀了,有通過什么手段回收了,最后通過什么手段流出了,這個方法就值得贊賞。這就是我要講的思路,雖然你沒有看這個公司的賬,但你可以站在第三方的高度,俯視這個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的脈絡,有什么搞不清楚呢,風險在哪里?價值在哪里?或者說這個公司的經營和財務亮點在哪里?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不行一目了然。
財務報表分析的第四個問題就是方法問題:很多人在分析財務時喜歡用指標分析,對不對呢,對的,但問題是注意幾個內容:一個是指標是死的,財務是活的,像很多銀行喜歡計算資產負債率,問一下貸款后資產負債率還和之前是一樣嗎?還有很多指標我們心中缺少標準,導致指標作用打折扣,比如流動比率多少好?書本是1:1,其實你們看看上市公司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國企和民企。。。。相差特別大。所以心中沒有標準的時候,不要迷戀指標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五個問題還要注意這個公司財務和業務是如何配合的,比如一個公司的凈利潤今年比去年增加了,那你要分析是通過什么途徑增加的,是通過業務途徑,增加收入、節約成本、調整結構等途徑,還是通過財務途徑:利用投資、利用對沖工具、降低融資成本、縮短經營周期或其他調賬的方法使利潤增加,這樣分析的作用在于,你即使不看這個公司的賬,你也知道這個公司的套路。
財務報表分析的第六個問題要注意分析的系統性,在分析中你會看到這個公司在它所屬行業中的地位,這時候稍微延伸一下就可以了解這個行業的整體情況,對公司的資金和利潤分析,還要及時挖掘這個公司的商業模式,找一些同類模式的企業對比,就能看到未來這個模式的注意點和風險點在哪里,這個企業有沒有注意和改進,通過分析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可以判斷這個公司的財務和業務的結合融洽度,管理好不好,經營戰略是否得到體現等
財務分析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在4月和11月會專門開設專題《財務報表分析》和《企業財務深度分析》這兩個課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年來關于財務分析的心得和思路,到時候大家看相應的課程介紹就可以
摘自陶善貴老師《碎言財經》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