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格外看中薪火相傳,而其中,最主要的載體就是“姓氏”,承載著家族起源、家族血脈的沿革。
中國第一個有姓的人是伏羲,他"正姓氏,別婚姻",從而開啟了姓氏文化的傳承。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李姓為95,300,000人,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從而成為排名第一的姓氏。
李姓名人輩出,在中國歷史上,稱帝王者多達60余人,先后建立有:西涼、吳、魏、唐、西夏、大順等政權。
姓不僅僅是在中國,李在韓國也有大量數量。相關數據顯示,韓國最多的為金姓,排名第二的就是李姓,大約有600萬人左右。
這樣算下來,世界上的李姓人口數量,足足超過了1億大關。
那么,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誰?韓國的李姓又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李姓的始祖。
關于李姓得姓始祖,歷來說法很多,資料甚為豐富。我們以史書中的記載為準:得姓始祖李利貞。
唐代李延壽編纂的《北史·序傳》中記載:“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
北宋時期的《新唐書·宗室世系》則較為具體地進行了解釋----顓頊是上古五帝之一,他為姬姓,封地在高陽(今河南省杞縣高陽鎮),因此號高陽氏。
他的后代皋陶,是東夷族首領,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不久后,以官命族,族人被稱為理氏。
發展到商紂王時代,在朝為官的理征因為忠言直諫被殺,他的妻子逃難他鄉,生下兒子利貞,為躲避災難,改“理”為“李”,因此李姓的得姓始祖為李利貞。
而我們熟悉的老子李耳,為李利貞的第十一世孫。
那么問題來了,韓國的李姓又是怎么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