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5年開始,朝鮮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當時的情況并不樂觀,
孩子們上小學的少,而小學畢業后,也只有2%升入中學。
目前,朝鮮每兩公里就能看到一所學校,無論你在城里還是在農村,只要到了上學年齡,就一定有學上。在很多教學樓的走廊里,都懸掛著“為朝鮮而學習”的激勵口號。
朝鮮實行12年義務教育,這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包括學前教育1年、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3年。
朝鮮小學每年4月1號開學,我們在過愚人節,人家走進新教室。對于入學,學校和家長都很重視,學校里會舉辦公開課,邀請家長走進學校參觀,進入教室感受教學。示范班的新生還會穿上免費發放的新校服,佩戴學校里發的小紅花,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參觀。
除了免費發放校服外,入學后,孩子們會領到免費發放的書包、文具、新課本。特別是課本,朝鮮每年都在修訂,新添加的內容以傳統文化和鄉土文化為主,高揚主旋律。
對于小學的孩子們來說,基本是沒有家庭作業的。孩子們上午學習文化課,下午自己選擇興趣課。而老師的授課也很靈活,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她們普遍講的生動有趣,很迎合孩子們的心理。
孩子們的興趣課選擇面很廣,一般情況下,女孩子選擇聲樂、舞蹈、刺繡等室內項目,而男孩子則選擇足球的較多。學校也會從這時候開始,逐漸發現好的苗子,進一步培養。
每月定期的,學校會組織孩子們走出校門去景點參觀,還會組織學校之間的各種友誼比賽,培養孩子們的競技意識。
在導游領我們的參觀的69中學,我們發現這里的教學環境非常不錯,老師教學方式很現代,打破了固化的講臺、排排坐模式,孩子們課堂學習氛圍活躍,能與老師及時溝通,特別是物理實驗課,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和我們最初的印象不同,真正走進朝鮮學校才發現,這里的教學條件非常不錯了。孩子們可以充分感受電子化教學帶來的便利。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最新的知識點。
當然,城里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會有所差別。但是,對于孩子們的熱情,每個學校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