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醞釀將IPO與股權激勵掛鉤 試行再融資儲架發行
| 時間:2013年08月08日 16:51:03 中財網 | |
有投行人士昨日向早報記者透露,在中國證監會于8月2日組織券商投行人士召開的黨建工作會議上,發行部相關負責人與參會券商就IPO(首次公開發行)與再融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
證監會人士表示,已探討將IPO與股權激勵(編注:IPO時可定向發行或留存少量新發股份作為股權激勵之用)相聯系,以及試行再融資儲架發行(編注:所謂儲架發行,即一次核準,多次發行的再融資制度)。
“投行則最關注招股說明書預披露大幅提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上述投行人士稱,“但從證監會的態度來看,預披露大幅提前勢在必行,且需要預披露招股說明書的申報稿以及最終上會稿。”
最終上會稿或也進行預披露 投行人士表示,此次參會的多為資深投行人員,主題是談黨建工作和群眾路線,“在交流過程中也也涉及到了發行工作。”
一份微博上流傳的會議紀要顯示,出席會議的人士包括證監會發行部主任劉春旭,各家券商最關心的話題包括了儲架發行、招股書預披露、再融資改革、
公司債發行等。
有券商指出,招股書預披露提前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加大了發行人的工作量;且內容披露過多,會使競爭對手等獲得發行人較多信息,影響發行人正常生產經營。
不過從證監會反饋的態度來看,加大透明度已勢在必行。
證監會人士表示,目前暫定預披露的招股書包括了申報稿和最終的上會稿,若其間涉及到財務信息更改也可能需要向社會披露。他進一步指出,未來的趨勢是把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和初審報告都向社會公開。另外,將簡化IPO企業對于歷史沿革的信披要求。
根據已結束意見征求的新一輪發行體制改革方案,招股書預披露將實現“受理即披露”,從而導致招股書曝光時間長達3至6個月。
自去年10月份起,IPO審理就處于停滯狀態。“根據目前的情勢來看,恐怕‘空當期’要延續到明年一季度。”一南方投行負責人說道。而長達半年,甚至可能是一年的空當期,即便是已經預披露的IPO排隊企業,其財務信息也會需要進行大幅度的更新。
“IPO財務核查問題比外界想象要嚴重” 在發行體制改革方面,證監會人士表示,對于小額股權激勵,已考慮與IPO過程相結合,“避免企業上市后很小規模的股權激勵還需報證監會審批的情況”。
對于呼聲較高的儲架發行,證監會人士稱,未來可在再融資方面試行,但IPO試行儲架發行的可能性不大;且再融資的定價會更具彈性、更市場化。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基本已收尾的、長達半年之久的IPO專項財務核查工作,證監會人士表示“財務核查所出現的問題比外界想象的要嚴重”,并表示未來在特定場合將公布一些典型案例。
但有券商人士擔憂,當企業出現大幅業績下滑將對保薦人進行處罰,而對發行人沒有相應的處罰條款,會導致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在信息披露時出現矛盾和摩擦,不能客觀披露真實的業績風險。“保薦企業很難做到像監察機構那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調查發行人。”上述投行負責人說道,“將發行人事先就假定為‘造假者’,與服務機構的本質也相去甚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