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武生物、新寶股份打響新股發行重啟頭炮。近500名網下投資者參與,百倍超額認購顯示火爆行情。
網上申購,我市投資者也是非常踴躍。重慶晚報記者在渝中區解放牌附近附近幾家證券營業部發現,尤其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戶,打新特別積極。“打新就是穩賺,抽中意味暴發”的思維,在不少股民心中根深蒂固。不過,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提醒:“打新收益將低于以前水平,風險在增大。”
頂格申購23萬元 “打新是這兩天股民最熱門的話題。”渝中區滄白路附近一家證券營業部,工作人員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大家都不想錯過這次發財機會。”該工作人員稱,尤其是營業部資產上千萬元的大戶,以前都嘗過打新甜頭,自然不愿意錯過機會。
“新股發行暫停太久,今年首批上市后的新股難免會炒作一番。”大戶室里一位股民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由于此次網上申購對每個賬戶的股份數量上限較低,頂格申購最高只要23.1萬元,“大戶們一般頂格申購。”
考慮到以往教訓,該股民稱,如果中簽新股,肯定開盤就賣,賺一把就走。
為打新股出現虧損
按新股發行規定,滬深兩市投資者申購新股需要持有1萬元(以上)股票市值,兩市股票市值不通用,這難倒了不少打新族。在市某內某銀行工作的鄧女士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她以前持有的股票多是滬市,考慮到近期新股較多在深交所發行,于是專門買了深市股票。
本周一,鄧女士為打新股絞盡腦汁選擇買入了
金科股份。“考慮到這個股票已經超跌,市盈率又不到7倍。”這樣,她賬上的深圳股票市值剛好達到22萬,可以按規定上限頂格申購新寶股份。
昨日鄧女士發現,為打新股買入的深圳股票市值已經縮水5000元。“即使中簽500股,也要翻倍才能賺回。”
散戶力不從心 國泰君安九尺坎營業部投資顧問魯健春介紹,雖然散戶也參與打新,但和大戶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不少散戶普遍因為資金實力較小而力不從心。
魯健春認為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擔心新股破發,二是擔心中簽率過低,害怕將全部資金用于打新而錯過行情。
“不過,如果炒新浪潮再次到來,更多散戶也要加入其中。”魯健春說。
根據滬深兩市公告,今日又有兩只新股申購,分別是紐威股份和楚天科技。
打新收益或更低
“很多人興奮得蜂擁而至搶新股,對風險卻渾然不覺。”昨日,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在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稱,“打新收益將低于以前水平,風險在增大。”
李大霄稱,2008年以來新股平均價格是老股平均價格2.59倍,此次新股重啟,發行價格畸高現象有所改善,打新收益將低于以前水平。由于批量上市企業較多,在資金面較為緊張的市場條件下,不可能每只新股都得到資金關注,新股表現也將參差不齊,打新收益率也會出現較大差異。早期發行的新股,可能因為示范效應還有賺。后期,新股上市首日可能跌破發行價。
如何提高資金效率
本周和下周,滬深兩市有32只新股發行。由于資金有限,中小投資者很難全部參與。如何提高打新效率?
業內介紹,昨日參與我武生物或新寶股份申購的資金,將在下周一(1月13日)解凍,投資者可繼續參與下周一包括全通教育在內的6只新股申購,避免資金閑置。
今日收盤時,投資者應持有相應市值股票獲取申購資格。如果你持有1萬元市值深市股票,就可分別申購下周一發行的多只新股,每只申購1000股。
融資融券申購資金 國泰君安九尺坎營業部投資顧問魯健春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為解決資金不足,有的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套現手法,向券商借錢打新股。這種被業內稱為回轉交易大法的操作流程是:
一,將持有股票市值轉入信用賬戶;
二,開看多、看空雙邊倉位,融資買入、融券賣出相同品種和數量;
三,再用現券還券,相當于了結融券合約,剩下融資合約;
四,融券賣出資金解凍后,變成可用資金打新股。
股民張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他的辦法是:把股票賬戶上部分股票賣出,騰出資金打新;融資買入同樣股票保持倉位,既不割肉也不踏空。
魯健春提醒:融券資金成本年化8.6%,即使中簽,算上交易費用和資金成本,新股首日漲幅超過30%,投資者才能盈利。
債券正回購借錢
投資者需要先和賬戶所在券商營業部簽訂正回購協議,然后到柜臺辦理債券質押入庫操作。將持有債券質押入庫,換成標準券,就可以在交易所融入資金。
目前,只有中投證券、
中信建投、安信證券、銀河證券等少數券商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正回購交易。
過去,債券基金紛紛采用這種模式打新,賺取利差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