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生鮮乳價格連續8月上漲 關注5行業龍頭
| 時間:2014年02月19日 20:01:13 中財網 | |
在今日舉行的中荷乳業合作社模式專家咨詢會上,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瑩透露,受到飼養成本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從去年6月份以來,中國國內生鮮乳價格逐月上漲。“從去年6月的月平均價格3.2元/公斤,上漲至目前月平均價格4.2元/公斤,部分地區甚至達到4.8元/公斤”。
對于造成我國生鮮乳價格連續上漲的原因,馬瑩指出,“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我國大型乳品生產企業紛紛直接投資建設特大型的“萬頭奶牛牧場”,以提高牛奶質量的可控性。然而,由于一些特大型牧場的奶牛數量規模已經逼近當代世界畜牧技術的極限,由此造成了規模不經濟——生產管理、畜群防疫、生態控制等各項成本越來越高,由此推動我國奶價不斷上升,甚至超過同樣人多地少的歐洲國家。“另一方面,由于各種社會資源紛紛向萬頭牧場傾斜,近年來,大批散戶奶農開始退出奶牛養殖業。萬頭牧場又受制于巨大的投資成本和高企的運營成本,無法快速推廣以彌補散戶奶農退出而造成的牛奶產量缺口”。據國外機構預測,2012年,我國乳制品消費總量中的14.3%需要依靠進口,到2015年,進口率將上升到34.5%。
乳業重組細則月底或出臺 近日有消息稱,乳業兼并重組細則將在月底出臺。這項被業界期盼已久的方案即將浮出水面,使得業界對于我國乳品行業未來的發展再次匯聚起了熱情。早在去年7月份,工信部就透露了將出臺相關方案促進我國乳企的兼并重組,但是這一政策卻遲遲沒有出臺。業內專家表示,此次雖然只是透露會在月底出臺相關措施,但是這將使相關上市公司和乳品行業再次獲得市場的關注。
而對于此次項措施為何遲遲未推出,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2013年7月份國家工信部就已經釋放出乳業兼并重組的政策導向,至今乳業兼并重組確實被社會各界期待已久。由于乳業重組的最終目的在于提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國家將從多方面對大中型乳制品企業進行扶持。或因為牽涉部門較多,政策制定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
據證券日報報道,根據《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報批稿)顯示,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將是兼并重組的關鍵貫徹階段,推動國內配方乳粉企業100%完成改造及認證,前10家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業總數減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政策紅利 盡管成本壓制業績,但2013年全年,乳業板塊公司股價仍然收獲了巨大漲幅。“乳業板塊去年股價的飆漲更多來自于政策預期。2013年是乳業的政策大年,尤其是下半年,國家一系列提升消費信心政策、放開單獨二胎政策等,對于板塊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業內人士表示。
2013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隨后在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九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此后,工信部多次“吹風”提振奶粉行業信心,并引導和推動奶粉行業的并購重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分別于12月3日齊發兩道關于嬰幼兒奶粉的“規矩”,包括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時,明確企業應當具備自建自控奶源;12月25日食藥總局再度出臺堪稱“史上最嚴細則”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許可條件。
與此同時,乳制品行業另一個政策紅利是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
“單獨二胎”政策的落定,給乳制品行業注入了新的“正能量”。有分析師認為,按照對于每年新生兒較2012年增長9%-19%的速度,若同時考慮奶粉喂養比例上升的因素,預計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增量約為10%-20%。據AC尼爾森的數據,2012年中國奶粉市場銷售額約385億元,也即每年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擴容量約為40億-77億元。具有渠道下沉優勢的國產奶粉品牌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蛋糕。
概念股: 分析認為,國產乳制品的行業領導者例如
伊利股份(600887)、
貝因美(002570)、
三元股份(600429)、
光明乳業(600597)、
西部牧業等將有望獲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