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夫攝影作品(四)
1
喀喇昆侖山
——最令人敬畏的山地
說起喀喇昆侖山,不能不提到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他于1933年來到喀喇昆侖山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之后,寫出了《消失的地平線》而聞名世界。此書不但首創了“香格里拉”,他還在書中寫到:“喀喇昆倉山脈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觀之一,也是地質學家、登山家和旅行家夢寐以求的地方。”的確,他的預言是準確的。
2
喀喇昆倉山脈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觀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極易把喀喇昆侖山與昆侖山相混淆,就是我國近代史料記載,也把這兩條山脈統稱為“蔥嶺”。其實,他們是兩條獨立的山脈,地緣上都位于亞洲中部,關系上平行并列,方位上一南一北。“喀喇昆侖”緣自突厥語,意為“黑色巖山”,喀喇昆侖山脈是世界山岳冰川最發達、平均高度僅次于喜馬拉雅山的極高山脈。
4
喀喇昆侖山與昆侖山脈的關系位置圖
4
“喀喇昆侖”緣自突厥語,意為“黑色巖山”,喀喇昆侖山脈是世界山岳冰川最發達、平均高度僅次于喜馬拉雅山的極高山脈。
5
連綿不斷的雪峰都在7000米以上
喀喇昆侖山脈的特點為短小高聳。它西起帕米爾,東至我國新藏交界處的班公湖,雖然全長只有800公里,但平均海拔卻高達6100多米,其中,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座,接近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7000米以上的山峰至少有20座。
6
班公湖,喀喇昆侖東面的界湖
7
班公湖石碑(左)喀喇昆侖山口界碑(右)
8
喀拉喀什河谷,喀喇昆侖與昆侖山的分界線
9
紅旗拉普,喀喇昆侖山脈的西端
10
遠眺喬戈里峰
喀喇昆侖的山峰特點非常突出,大多都呈金字塔形,尖削陡峭,直刺天穹,巍峨壯觀。該山脈不但是塔里木河水系與印度河水系的分水嶺,而且是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的界山,三國的邊界(實控線)全都輻輳於這一山脈之中,賦予這一僻遠地區高深莫測的神秘感和捭闔縱橫的地緣政治意義。
11
黑色巖山連綿不斷
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喬戈里峰,東側是海拔8051米的布洛阿特峰,依次向東,還有8080米的加舒爾布魯木I峰,8028米的加舒爾布魯木II峰。世界上l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里就占了近1\3,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北側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因此,這里就成了世界探險、登山家們備受矚目和青睞的樂園。
12
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
13
由北向南眺望金字塔形的喬戈里峰威嚴聳立
14
從東北方向看到的喬戈里峰
喬戈里峰,又稱K2峰,海拔8611米,雖然是世界第二高峰,但其攀登難度卻遠遠高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登山者陣亡的比率為7:1,這是個多么可怕的數字。所以登山界的人們給他起了很多綽號:“兇險的山”、“野蠻暴峰”、“沒有回報的山峰”等等。喬戈里位于喀喇昆侖山脈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與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接壤處,地理坐標:東經76.5度,北緯35.9度。他的東側是8051米的布洛阿特峰,依次還有8080米的加舒爾布魯木I峰,8028米的加舒爾布魯木II峰,70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地理資源非常豐富。2004年7月27日中國西藏登山隊成功登頂喬戈里,成為中國人喬峰的首次登頂。
他拒絕女人,截止目前,共有5名登頂的女性,有的在回撤途中不幸遇難,有的在其他山峰上香消玉殞。
15
布洛阿特峰
16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海拔8080米,位于東經76.7°、北緯35.7°,坐落在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是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11位的高峰。它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26公里處,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屬巴基斯坦。“加舒爾布魯木”意為“閃爍著光芒的山嶺”。
加舒爾布魯木Ⅱ峰海拔8032米,地理坐標:東經67.7°,北緯35.6°。它是世界第13位高峰,位于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界峰,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則屬巴基斯坦。
17
位于喀喇昆侖山脈東南端的團結峰
18
喀喇昆侖地貌
喀喇昆侖山的地質構造開始于白堊紀,山地抬升始于第三紀,與南亞次大陸向北位移并與歐亞大陸碰撞而隆起,主要以花崗巖、片麻巖、結晶板巖及千枚巖為主,灰黃色的千枚巖、暗色的片麻巖呈定向條帶狀排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氣勢恢宏。
19
灰黃色的千枚巖、暗色的片麻巖呈定向條帶狀排列
20
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氣勢恢宏
21
一山有四季,南北兩重天。南坡因受到來自印度洋季風的影響而溫潤潮濕,但北坡卻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干燥
喀喇昆侖山脈的氣候屬半干旱和十足的大陸性氣候,終年低溫,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溫差變化巨大,可謂一山有四季,南北兩重天。南坡因受到來自印度洋季風的影響而溫潤潮濕,但北坡卻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干燥;雪線以上的冰川區年降水量多達1000毫米以上,而谷地卻不超過100毫米。由于海拔極高,降水量大,且多為固體,而產生巨大的冰川作用,冰川不但占領山谷,而且盤踞整個分水嶺,形成類似于北極圈內的冰蓋、冰舌。
22
喬戈里峰和北坡的音蘇蓋提冰川
23
冰川不但占領山谷,而且盤踞整個分水嶺
據地質學家統計,世界中、低緯度山岳冰川長度超過50公里的共有8條,其中喀喇昆侖山就占據了6條〔廈呈冰川、巴爾托洛冰川、比亞福(與喜士帕爾有交叉)冰川、巴托拉冰川、卻哥隆瑪冰川、錫亞琴冰川〕,總面積達1.86萬平方公里,約占山脈面積的30%。因此,喀喇昆侖山是世界中、低緯度山岳冰川最多、最長、面積最大的山脈,這里是冰雪的世界,銀裝素裹,晶瑩剔透,分外妖嬈。
24
山頂上的冰蓋覆蓋整個分水嶺
25
下溢的冰舌
好多冰川分支下溢,成為河川的上源。如東坡的呂莫冰川長41.5公里,面積777km2,冰川末端伸到4825米處分為兩支,一支為葉爾羌河源頭;另一支為印度河支流的源頭。
26
冰蓋和下溢的冰舌
27
雪峰和下溢的冰舌
加舒爾布魯木冰川是一個神奇的冰雪世界。最長的冰川斯帕·比亞福冰川長100多公里,途經伊斯帕山口,屹立于冰川之上的就是喬戈里、布洛阿特等連綿不斷的高峰。
28
音蘇蓋提冰川
在喬戈里峰西側北坡,即北緯35°55′~36°15′和東經75°55′~76°21′之間,沿東西向山谷橫臥著一條規模巨大、氣勢十分壯觀的現代冰川,這就是我國最著名的音蘇蓋提冰川。根據我國最新編纂的葉爾羌河流域冰川目錄,音蘇蓋提冰川的編碼為“5Y654D53”,即53號冰川。
29
音蘇蓋提冰川局部
音蘇蓋提冰川屬于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大陸性冰川,冰川溫度低,消融慢,進退幅度小,它是由4條巨大的支冰川和10余條規模不等的冰流匯合而成的樹枝狀山谷冰川,長43公里,冰舌長約4200米,冰川末端下溢至海拔4000米左右的谷地中,面積達380平方公里,估計冰儲量不少于116立方千米,是中國境內已知最大的冰川,其融水注入葉爾羌河。冰川消融區表磧密布,冰塔林十分發育,裂隙密集,又稱“裂隙冰川”。冰川區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冰茸、冰橋、冰塔等,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當然,還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明暗冰裂隙、冰斗、冰河和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暗藏殺機,步步陷阱,無比兇險。
30
喀喇昆侖山區自然條件嚴酷,人口密度很小
喀喇昆侖山區自然條件嚴酷,交通閉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0.1人。在4400米以下以藏族為主,多以務農為生,種植青稞、燕麥、玉米、杏樹等,并飼養家畜。少數從事畜牧業,游牧或半游牧,牲畜有牦牛、犏牛、綿羊和山羊等,間或也從事狩獵。其他民族有巴爾蒂斯族、拉達克斯族和普爾希基族,除普爾希基族信奉伊斯蘭教外,均信奉藏傳佛教。
31
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冰川
32
天牧
33
成群結隊生活在喀喇昆侖山區的野生黃羊
34
海拔4300米,奔跑能力極強的野驢
35
我在團結峰西北方向5100米的地方看到的羊群和牧民。
36
無人區永久的紀念
37
海拔5100米的植物,據說是紅景天
38
高原生長的苔蘚
39
喀喇昆侖濕地
就是在這條被認為生命禁區的山脈上,平均海拔6100米,氧氣含量不足沿海地區的55%,最暖月平均氣溫低于0℃這樣的嚴酷條件下,仍然有一批為了國家主權和人民安寧生活而戰斗的特殊群體,他們用生命譜寫了“喀喇昆侖精神”。一次,我親眼目睹了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隨即寫下了感想:
蝶戀花·喀喇昆侖頌
(2011.8.26于獅泉河)
盛夏踏雪走昆侖,
巡邊禁區,萬龍泣鬼神。
玉女慕士悄聲問,
何時白了黑發人?
無私奉獻鑄忠魂,
生死度外,精神譽乾坤。
赤膽誓把蠻夷鎮,
化作冰峰寫堅貞。
(文中圖片版權歸作者愚夫所有)
41
作者近照&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