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萊蕪很火,關于萊蕪大家都不陌生,它最響亮的名號是鋼城,除了鋼城還有名字叫嬴牟大地,你知道嬴牟的來歷嗎?
萊蕪是東夷嬴部落的發源地。原始社會晚期以及夏商時期,不少東夷氏族部落為“嬴”姓。黃帝之子少昊帝生于江水,柳明瑞先生曾考證江水即嬴水,即今之嬴汶河。
《史記·秦本紀》說柏翳(或寫作伯益、柏益)為顓頊之后,為舜調訓鳥獸,被舜賜姓為嬴,嬴地是伯益的封地,而伯益也是嬴人的祖先,嬴姓后人西遷建立了秦國和趙國。
《史記·秦本紀》指出周穆王時伯益之后蜚廉長子六世孫造父善于駕馬,周孝王讓造父別居趙,為趙國之先祖。蜚廉次子七世孫嬴成邑于秦。
其次,古代即有嬴縣,是春秋時齊國的城邑,秦朝置縣,其故址在今萊蕪西北羊里鎮城子縣。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多次上山東巡視,也有尋根問祖之意。漢代兗州泰山郡設有嬴縣。東漢韓韶為嬴長,三國時糜竺為嬴郡太守。
再次,萊蕪除與嬴有文化傳承關系外,與古代牟子國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牟族是東夷族的一支,古代有地名牟夷,《唐律·釋文》說:“牟夷,邑名也。《漢書·地理志》在“萊蕪”一條中說,說:“萊蕪,原山,淄水所出。……嬴,有鐵官。牟,故國。”
萊蕪還是春秋時古牟國的故地,經萊蕪市文物辦考證,牟國遺址在今辛莊鎮趙泉。萊蕪有牟汶河,與古代牟子國民生活息息相關。
三國時,嬴郡下轄五個縣,《南史》還專門指出南朝劉宋省萊蕪縣,其地析入嬴、牟、貝丘縣,三國時的嬴郡管轄范圍當包括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