愨愨小書齋 于 2008/4/10 15:23:30
嫂子,一路走好
農歷的三月三下午四點鐘左右,嫂子忽然倒地而終,走完她六十八年的簡單而有復雜的人生之路。
嫂子和哥哥的結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嫂子比我哥哥年長兩歲,在我哥哥17歲上娶進門,當時我九歲。
我家當時(五十年代)是封建且有較高文明的擁有是二十多口人的四世同堂的聯合大家庭(奶奶和她的兩個兒子及其兩個兒子的妻子兒孫)。奶奶由于勞苦功高且又很明事理,在兩個兒子相繼成家后就放權放手退居二線,由長子長嫂領導大家。我的父親是次子。
我家嚴重的重男輕女,但是和一般人家的重男輕女不一樣,我家不歧視女兒,不虐待女兒,而是支持女兒讀書,支持女兒跟著社會走,參加社會活動,所以我家女孩都有生存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我們永遠感恩長輩。
我們的父輩在兒子們身上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什么事情都是包辦代替,其中我哥哥就是這樣“抱”大的,一直到他有了兩個孩子,父親謝世,他才真正“執政”??墒侨兆硬婚L,他的兒子就長大了,自從他的兒子支撐門戶,哥哥在形式上是家長制一言堂,但在內容上已經“下野”了。
盡管哥哥是父母“抱大”的兒子,但他是個特別好的人,他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為人處事很大方,很仗義,就像郭冬臨塑造的小品《有事你說話》中的那個人物,寧可為難自己,決不說“不”。十里八村都稱道許先生的兒子。他對我嫂子尊重有加,對嫂子岳父母也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他有時大發雷霆,但從不罵人,從不吃獨食,我們姐妹三個和他的兒女們都視他為大熊貓。
試想,這樣“國寶級”的重點保護對象,他能給他的老婆多少關愛呢? 就精神方面而言,我們家的姊妹都不擅長用語言和表情表達夫妻之情,哥哥更是如此,曾經聽嫂子說過:“一輩子也沒聽到他的一句熱話”。就物質方面說,他們養育子女的時候,正是農民不得溫飽的年月,兩兒兩女吃飯穿衣,又有什么能力打扮當娘的呢?在我的記憶力,哥哥沒有給嫂子買過什么東西,更沒多少讓嫂子感覺到勝人一籌的自豪。更遺憾的是,哥哥在50歲上因突發腦溢血撒手人寰,使嫂子寡居十幾年。我曾經設想讓嫂子再找個老伴兒,但由于小姑子的身份,始終沒有說出口。只是用夏天給她買單冬天給她買棉,每年給她一點錢,來彌補哥哥留給她的缺憾。
相反,嫂子在我哥哥面前像個母親,已經記不住具體事例,鄰居們都夸獎嫂子賢惠,男人們都羨慕我哥哥,被老婆侍候的周到。
給嫂子燒倒頭紙回來,夜不能寐,付諸筆端,權當對文友們來傾訴一番。
嫂子,天堂路遠,一路走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