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中,你肯定有這樣的經歷:
炎熱的夏天,你走在街上,買了一根雪糕。如果找不到垃圾桶,包裝紙你會如何處理呢?是否找個有垃圾的角落,悄悄的扔掉?
超市買花生,你抓幾個嘗嘗,花生殼一開始你會下意識的拽在手里。如果此時,看到地上有一堆的花生殼,你就會將自己磕的花生殼也扔在地上。
……
于是,同等效應。路上隨處可見的垃圾,廣告墻上亂七八糟的涂鴉……我們離優雅文明的環境就這樣漸行漸遠。
環境早就臟了,我扔的這點兒垃圾根本起不到關鍵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這么做的”,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自我暗示。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讓環境惡化的第二雙手、第三雙手……
這是一種有規律可循的心理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破窗效應”。指的是一件事情、一個東西一旦稍微被破壞了,人們就會有意無意地任其變得更壞。
02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小汽車,分別放在了中產階級的社區和相對雜亂的平民區。這時,他把停在雜亂平民區的汽車的車牌摘掉,車窗和車棚都打開,營造出一種被人損壞的痕跡。當天晚上,汽車就被偷了。
而停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呢?外表完好無損,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放了一周,都沒人去瞧它一眼。過了幾天,津巴找來一把錘子,哐啷一聲把這輛車的車窗敲碎了,聲音引來了很多的民眾,津巴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走了。結果,沒一會兒,這輛汽車也被偷了。
這就是破窗效應的理論。它與貧窮、富貴、素質、出身都無關,只與帶頭示范的那個人有關。一旦有一個人帶頭做了這件事情,惡果便開始誕生。
03
小時候,村里有一幢雙層的復式樓,據說是以前知青下鄉時居住過的,后來時代變遷,這個復式樓就空了下來。年代久遠,無人居住。復式樓的一塊玻璃風化掉了下來,也沒人去維修。過了幾天,一個調皮的小孩朝窗戶的玻璃扔石頭,哐啷一聲,甚覺好玩。由于是廢舊的房子,家長也不管。陸陸續續不斷有小孩朝玻璃扔石頭,直到所有的玻璃被打了下來才停止。
一間房子的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被人打破;一個干凈的街道,你會不好意思扔那個雪糕包裝紙,但是一旦地上有其他垃圾出現,你會毫不猶豫地把包裝紙扔到那堆垃圾里,絲毫不覺得羞愧。 城市的墻也一樣,干凈明朗,一旦出現涂鴉沒有清理,很快這面墻就會充滿各種亂七八糟的涂鴉,不堪入目。
好的東西人們會盡量保護它,而好的東西一旦稍微被破壞,人們就會任其變得更壞。
破窗效應”是人類的一種心理慣性,在生活中,我們千萬要警惕:不要隨便打破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戶”。當出現問題時,就要及時修繕。否則,任其下去,我們可能要去承受巨大的代價。
04
破窗效應是一種很微妙的人性心理,出現在生活中很多的地方,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極大。最簡單的例子是減肥和熬夜。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減肥的時候,我們都做得很好,從飲食到運動,做到了極好的自律。等過幾天,肚子實在太餓了,面對甜食,大魚大肉的時候,我們的心理是否總會偷偷慫恿自己,就吃那么點,吃那么點,一點點沒事的,多運動就好了。結果吃了點,就一發不可收拾,大吃特吃,減肥計劃就此失敗。
周末的夜晚,繁星點點,百無聊賴。你準備睡覺,拿起手機對自己說,就玩幾分鐘。結果玩到凌晨還不愿意入睡,久而久之,養成了熬夜的習慣。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一旦有了開始的第一個突破口,結果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像上班遲到,第一次遲到沒有受到懲罰,就會養成遲到的習慣。曾經堅持跑步的人,遇到下雨不跑了,即便明天天晴,也不會再跑了……當有了第一次的借口。放下堅持的事情,這件事就注定了會失敗告終。
人,一旦放任自己一次,就會有以后的無數次。破窗效應告訴我們:所有的困境都不是突然發生的,是由最初那扇破窗引發的連鎖反應。所以在生活中,打敗你的,往往不是重大的挫折,而是一些小事情、小放縱……
請警惕人生中的“破窗”的漏洞,不要讓怠惰有了鉆空的機會。給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每次小小的堅持,都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來源簡介:本文系實用商業心理學(trade168)原創作者:破天荒:一個空殼子作者。時而發呆,時而發慌。任時光匆匆,人潮涌涌,做理想主義的堅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