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偏方、醫大病”,很多人對偏方的認識,常常抱有不好的觀念,覺得這可能是一些不科學的方式。
其實一些中醫偏方在對于病癥的治療上,往往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所謂“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往往可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既然叫偏方,自然是有它的偏性的,所以不可能對所有人管用,實際上,沒有任何方劑能夠對所有人管用。
即便如此,也一樣不影響偏方在臨床中的具體應用,依然有很多偏方,在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妙用。比如調理血管瘤的偏方,卻僅僅只用了一味藥。
對于血管瘤其實一些人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比較容易出現,雖然現代醫學認為這屬于良性腫瘤。
不過畢竟還是“瘤”,而且也不美觀,紅紅的一片,更為重要的是,血管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就算是深居體內的肝臟,同樣也會患有這類疾病的風險。
對于血管瘤這類病癥的認識,西醫也不太清楚發病的原因,而且治療的方式,大多都是手術。
那么,在中醫里面,對這一病癥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中醫認為這就是身體里面的血毒聚集而成,簡單來說,這血管瘤其實就是身體里面的一團瘀血。
所以在治療思路上,最主要的就是疏通,將這瘀滯的血液給化解,活血化瘀,不過這血管瘤可不是一般的瘀血,非常頑固,一些普通的活血化瘀藥對它作用并不大。
這時候就需要搜刮能力更強,疏通能力更好的中藥材,而水蛭這味中藥便成了最佳選擇。
水蛭又被稱為螞蟥,這種水生動物其實并不陌生,相信不少下過水田的人,也經常會看見,而且這水蛭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吸附在身體上,能夠吸取我們身體里面的血液。
不過在中醫里面,也正是因為水蛭的這一特性,讓其成為了治療病癥的良藥。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水蛭屬于活血化瘀藥,最早的入藥記載是在《神農本草經》,這味中藥咸苦性平,同時具有小毒,主要歸入身體里面的肝經。
而功效上則是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的能力,被醫家專門用來對付那些頑固的瘀血,比如血管瘤等,同時水蛭還可以散結,頑固的血管瘤同樣也是身體里面的一種結節。
那么,水蛭這味中藥該如何使用呢?
一般是研末或者入丸散劑,同時還能用鮮活的水蛭,放置在瘀腫局部,吸血消瘀,但鮮活的水蛭還是不要輕易使用。
在《神農本草經》里面也有說過,這味中藥可以驅逐惡血、瘀血,改善月閉等病癥,關于這味中藥在臨床上的使用,除了調理血管瘤之外,常見的還有這2種疾病。
1.血瘀經閉
水蛭咸苦入血,破血逐瘀的能力很強,主要用于血滯經閉、癥瘕積聚等病癥,常常會跟虻蟲相須為用,虻蟲也是活血化瘀藥,同樣具有破血逐瘀的效果。
又或者和三棱、莪術、桃仁等中藥一同使用,比如張仲景在《傷寒論》里面收錄的經典名方抵當湯,當然要是患者身體虛弱,也可以和補益氣血的中藥一同使用,活血化瘀的同時,補益新生氣血。
2.跌打損傷
水蛭具有破血逐瘀的能力,所以對于跌打損傷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普濟方》里面有一妙方,名為接骨火龍丹,將水蛭和蘇木、自然銅等中藥合用,改善病癥;
而對于身體里面的瘀血內阻,大便不通,同樣可以和峻下的大黃一起使用。
雖然水蛭這味中藥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能力,可以將身體里面的頑固瘀血化解,但是也有它的禁忌癥。
比如體弱多病、血虛的人群,不宜使用水蛭,女性在孕期、月經期,都要禁用水蛭,如果有出血傾向的人群,也要禁止使用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