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風藥”來治療脾胃病,你知道嗎?以風行...
用“風藥”來治療脾胃病,你知道嗎?以風行氣,以風行血,以風消散積滯食,中醫中常用的藥對給大家分享一下。
紫蘇葉、紫蘇梗
均首載于《名醫別錄》,味辛性溫,歸肺、脾經,紫蘇葉主解表散寒、行氣和胃,《本草綱目》載紫蘇葉可“行氣寬中”。紫蘇梗與紫蘇葉功效類似,而更善理氣寬中以止痛,《藥品化義》記載:“蘇梗,能使郁滯上下宣行,凡順氣諸品惟此純良”,中焦氣機斡旋無力,多為脾胃虛弱所致,所以臨床中凡辨證為脾胃虛弱證者,皆可選用此藥對以健運脾胃,從而達到以風行氣、促進胃腸運動的作用。
柴胡、升麻
柴胡味辛可行可散,入肝經可行肝氣,而達疏肝解郁之功,同時可升舉脾胃清陽之氣,以養清竅、調氣機。但是柴胡以疏肝見長,升陽之力猶不足,故須配伍升麻為對,以增升提之力。二者臨證配伍常用脾不升清、氣虛下陷之崩漏、泄瀉及虛損不足等癥。臨床常見肝脾同病,士壅木郁濕阻之癥,而氣郁、濕蘊日久易生熱,熱極而為火,升麻、柴胡味辛,辛者可行可散,能行散郁熱邪氣,用治氣郁化熱之證。
徐長卿、劉寄奴
如果脾胃之樞不利,或肝氣橫逆以犯脾胃,均可致氣機不利,進而胃脘攻撐作痛。嚴重時氣滯以致血瘀,導致心下刺痛。徐長卿行氣祛風,氣行則瘀散、痛止,《中國藥植志》也有徐長卿治“胃氣痛”的記載,臨證配伍功專破血散瘀之的劉寄奴,可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脾虛不運、飲食積滯則胃無所納,劉寄奴尚可行散積滯,二藥同用,可達氣行瘀去積消之效,從而邪去則正自安,是臨床中治療胃脘痛之氣滯血瘀證或脾虛食滯證的常用藥對。
#脾胃##健康熱力計劃##中藥##中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