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溫經湯的組成,歌訣,加減運用醫案
【溫經湯原文】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二篇)

【方劑歌訣】

溫經湯用吳萸芎,歸芍丹桂姜夏冬,參草益脾膠養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溫經湯組成】

吳茱萸10g 當歸6g 川芎6g 人參6g 桂枝6g 阿膠6g 丹皮6g 甘草6g 生姜6g 半夏6g 麥冬15g 赤芍6g

【煎服方法】
水浸20分鐘,煎30分鐘,約600ml,阿膠溶化兌入,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瘀血在少腹,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心煩熱,唇口干燥,及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或月經過多,或至期不來。

【加減】
1.無暮熱、手心煩熱者,減丹皮。
2.唇干口燥、舌紅少津者,加生地。
3.血暗雜塊者,加三七。
4.腰酸痛者,加杜仲、續斷。

【禁忌】

1.血熱致月經量多者,忌之。

2. 肝郁,痰濕致經行后期者,忌之。

【類方】

1. 芎歸膠艾湯:同可治腹痛、下血。不同者,芎歸膠艾湯所治之腹痛,下血,因血虛而起,故多用于妊娠下血、半產后下血。

2. 當歸芍藥散:同可治腹痛。所異者,當歸芍藥散證血虛、水濕相兼,方中芍藥用量一斤,可知急痛較甚也。

3. 小建中湯:同可治腹痛。不同者,小建中湯證之腹痛,屬脾胃虛寒,必有喜溫、喜壓等中虛證狀。

4.桂枝茯苓丸:同可治腹痛、下血。不同者,桂枝茯苓丸證以瘀血內蓄或癥痼為主,而氣血虛損不著者。

【臨床運用】
1.崩中下血,或月經來過多及過期不來者。(《千金方》)
2.治沖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又治曾經損妊,瘀血停留,少腹急痛,發熱不利,手掌煩熱,唇干口燥,及少腹有寒久不受胎。(《和劑局方》)
2. 此方以胞門虛寒為目的,凡婦人血室虛弱,月水不調,腰冷腹痛,頭痛下血,有種種虛寒候者。(《皇漢醫學.方函口
4.痛經。伴出冷汗,下腹涼,喜按喜溫,苔薄白,脈沉細。(《錢伯煊婦科醫案》)
5.血崩。脈細微欲絕,面唇慘白,舌胖無苔,腹痛口燥,手足煩熱。(《治驗回憶錄》)

【溫經湯方解】

此補氣益血,溫經化瘀之方也。臨床運用著眼于曾經半產,虛寒夾瘀,以下血、少腹不溫、手掌煩熱、唇口干燥、日暮發熱為目標。

暮熱:傍晚時自覺發熱也。多見于陰虛、血虛肝郁、瘀血之病癥。陰虛者,伴舌紅少津,口干思飲,脈象細數;血虛肝郁者,必有胸脅苦滿,脈象沉弦;本證之暮熱,為“瘀血在少腹不去”,應有少腹急結,痛不移位,日輕夜劇,舌暗,脈澀等瘀血內結癥狀。《皇漢醫學》云:“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者,瘀血未行也”,與陽明病日晡發熱迥然不同。

手掌煩熱:李東垣云:“外感手背發熱,手心不熱,內傷手心發熱,手背不熱。”內傷有胃熱、陰虛之分。胃熱者,口苦口臭,消谷善饑,大便干秘,舌苔黃膩,脈見滑數。本證之手心熱,為瘀血不去,出血過多過久,致陰血虧損,不能藏陽,必有口干思飲等陰虛證狀。

少腹里急,腹滿:少腹里急,為少腹拘急不快,疼痛陣作,腹直肌攣急,拒壓,或指下不溫;腹滿為自覺癥狀,腹診檢查并不明顯。《難經·第二十九難》云:“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金匱·瘀血》篇云:“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可見本證之少腹里急、腹滿,為沖任虛損,內有瘀血所致,絕非痢疾、陽明里實之里急、腹滿也。

唇口干燥:《傷寒論》有白虎加人參湯證之“大渴舌上干燥而煩”,五苓散證之“渴而口燥煩”,大承氣證之“口燥咽干”,大陷胸湯證之“舌上燥而煩”,小建中湯證之“咽干口燥”,理中丸證之“渴欲飲水。”分析其病機,一為津液虧虛,一為津液被阻。本證唇口干燥屬于后者,其表現呈但欲漱水不欲咽,為血瘀于內、阻遏津液,不得外榮之特有癥象。

《金匱要略》用本方治年五十之經帶病證,即今之更年期病癥也。《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故更年期病證,須立足于溫養氣血,調攝沖任之基礎上。溫經湯補益沖任,溫經去瘀,屬扶正達邪之方,與桃仁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祛瘀以扶正不同。故適宜于沖任虛寒為主,瘀血不甚,上熱下寒之證,臨床表現除條文所述外,尚有少腹發冷,腹痛較輕,久不受孕,月經后期,帶下清稀,舌質淡嫩,脈細無力,腹直肌攣急,少腹微急結或腹軟無拒壓等癥狀,及繁勞過度、或曾小產、或失血過多之病史。若能辨證準確,療效甚佳,故《中國醫學大辭典》云:“經少能通,經多能止,子宮虛寒者能孕,后世調經種子諸方,皆莫能脫此范圍也。”

【溫經湯醫案】

1.不孕

李某,25歲,農民。婚后五年不孕,月經二三月一行,甚無規律。西醫做人工周期三月,月經按時而至,停則姍姍不來,遂改求中醫。初意在鶴發銀鬢之老醫,發烏須墨如余者,不屑一顧也。然服藥數月未效,一日來診,適值老醫休息,不得已而求余,然不樂之色顯于眉間。詢知經前乳房脹痛,經來量多,雜有血塊,延期十日左右。經期腹痛、腰痛,喜溫喜按,經后頭痛,今已畢56日。帶多清稀,小腹發冷,夜間手足心熱,胃納可,口干思飲,大便正常。望其面白少紅,人中深凹,唇干不榮,舌淡紅,苔薄白。診其脈,沉弦細,觸其腹,小腹不溫,松軟無壓痛。

脈證觀之,此沖任虛寒,氣滯血瘀證也。蓋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虛寒若寒冬地凍,種子焉能發芽生根?老醫所開之方,乃號稱種子安胎第一方——少腹逐瘀湯。是方雖有茴香、干姜、官桂暖宮之品,然不補益氣血,填充沖任,凝寒瘀血安
能去之?擬:

當歸15g 川芎10g 白芍15g 黨參30g 桂枝10g 吳茱萸 10g 甘草6g 丹皮10g 麥冬15g 阿膠15g 柴胡12g 生姜5片 五劑 。

二診:服藥四劑,月經汛潮,經前乳未痛,經來腹安和, 今已行三日,量仍多,色鮮雜塊,脈舌如前。

守方七劑,忌食、觸寒涼。

三診:上次月經七日即凈,頭未痛,口干、掌熱均減,精神大好,納化有增。某面色泛紅,靨渦可掬,今又畢41日,切其脈,滑數有珍。彼不之信,云:“不惡心、不思酸,何言有孕”?令作尿檢,果呈陽性。

附記:李妊娠后,村民聞訊,先后有數人經余調治亦身懷六甲。是年冬,該公社黨委書記某,怒氣沖沖而來,云彼未成為模范書記者,因余致人口凈增率超標,計劃生育拉分故也。余對曰:“若汝多年不育,求醫否?若汝為醫生,拒診否?”如此為名利而背情理,實可笑也。此20世紀80年代事也。

2.閉經

郭某,38歲,人工流產后,月經5月未行,于1997年7月13曰來診。患者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唇干萎,舌質微暗,苔白薄。詢知人流術中出血甚多,流產后過食生冷果品,從此少腹隱隱作痛,帶下清冷,腰脊酸痛,至夜掌心煩熱。胃納不佳,口干不欲水,大便日一行。診其脈沉細緩,觸其腹,小腹不溫,左少腹微有壓痛。

聞雷聲而知雨意,人流失血過多,必損傷沖任,血海虧空,水淺則浪不潮也;產后過食生冷,必血為寒凝,瘀滯胞脈,是以月經不汛。治當補益沖任,溫經散寒。若海足揚波,經自至矣。擬:

當歸15g 川芎10g 赤芍15g 桂枝10g 吳茱萸10g 阿膠10g 黨參30g 甘草6g 丹皮10g 半夏10g 麥冬10g 杜仲15g 生姜5片 三劑

二診:小腹轉溫,疼痛不再,帶下減少,飲食略增,精神大好。

守方五劑。

三診:藥未盡劑,月經已至,量不多,雜紫塊,少腹、腰微痛,掌心熱,脈仍沉細。此寒散瘀化,然血海未充,補血益沖,仍宜繼續。

原方十劑。

3.痛經

王某,20歲,18歲月經初潮。每屆經期,小腹疼痛,近兩年益甚,以致不能上課,唯臥床耳。經畢則飲食、起居如常。中西藥迭進,痛未少離,于2005年12月3日來診。

本豆蔻年華,卻無玫瑰風姿,但見形體消瘦,面色微青,舌淡紅,有瘀斑。詢知經行后期,35~45日一行,量多,紫暗雜塊,小腹、四末發冷,腰痛。惡心欲吐,口干不思飲,二便正常。今已畢29日,入夜手心煩熱,睡寐殊難。切得脈象沉細。腹診腹肌攣急,無壓痛。

月經遲汛者,先天不足也。從痛經、腹冷、脈細、血紫諸癥觀之,此血海虧虛,寒凝血滯證也。刻下月經將潮,宜未雨綢繆,擬溫經湯溫之通之。

當歸15g 川芎10g 赤芍15g 黨參15g 桂枝10g 吳茱萸10g 丹皮10g 甘草6g 半夏10g 麥冬15g 阿膠15g 熟地15g 生姜5片 五劑

二診:劑盡經汛,腹痛大減,量亦少,小腹微冷,手足溫,今已行3日,舌脈如前。守方五劑,囑經凈后早服腎氣丸、晚服歸脾丸各一粒,下屆經期,溫經湯繼續服之。

三診:此次月經29日即汛,腹不痛,亦不冷,行經6日,量不多。為絕痛經,囑下屆經期如法服之。

——本文摘自《經方躬行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經方習讀】溫經湯
??【調經祖方溫經湯—主治虛寒夾瘀病證】...
劉渡舟溫經湯治療痛經醫案經驗
【醫案集錦】溫經湯
溫經湯溫經散寒,養血祛瘀,常用于沖任虛寒、瘀血阻滯引起的婦科疾患。痤瘡、黃褐斑等證屬于血虛寒凝挾瘀型皮膚病,療效顯著
我能說四物湯什么的都弱爆了嗎,真正的婦科圣方是溫經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泰州市| 夹江县| 交城县| 仲巴县| 彭州市| 苍溪县| 保康县| 留坝县| 泰州市| 临泽县| 林州市| 利辛县| 平顶山市| 府谷县| 灵川县| 巩留县| 舟曲县| 古丈县| 青田县| 宝山区| 虹口区| 余干县| 桃园市| 乾安县| 平江县| 兴仁县| 平遥县| 闽侯县| 海南省| 鹤峰县| 垦利县| 驻马店市| 新田县| 确山县| 通城县| 靖西县| 朝阳县| 曲水县| 宽城|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