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孫維剛研究院 北京孫維剛教育科技研究院
1938年12月出生,山東海陽郭城人,漢族,大學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任數學教師兼班主任。2002年1月因患癌癥醫治無效逝世,享年64歲。
孫維剛老師生前系“全國著名數學特級教師”、中國數學會理事、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數學奧林匹克首批高級教練、“中國智力素質培養法之父”、“孫維剛高考特訓班創始人”、“結構教學法創始人”,教育界素有“中國數學教育之父”之稱。曾被評為建國50年來50位“首都楷模”之一、“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師”、“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佳職業道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等。
1、1992年,孫維剛執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達534分(滿分710分),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2、1996—1997年度全國數學聯賽中,全班共14人獲獎;
3、1997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學平均分為558.67分,數學平均分為117分,38人達到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線,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華。(當年北京市清華錄取線567分)。而在當年升入中學時,這個班2/3的學生,成績低于區屬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1/3的學生是就近入學的學生,俗稱“大撥哄”。
孫維剛老師從1980年開始,對普通校的學生進行六年一循環教學教育改革實驗,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實驗班的學生,高考成績一屆比一屆出色:
第一輪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線,五人上清華北大;
第二輪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華;
第三輪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華、北大。
更重要的是,實驗班的學生升入大學后,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當了干部、拿到獎學金;絕大多數繼續攻讀了碩士、博士。盡管這些學生升入初中時大都考不上重點校,但經過孫老師6年的培養,不論是在大學里,還是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都全面發展、備受稱贊。
孫維剛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在學校里,他甚至連組長這樣的“頭銜”都不曾有過,最高的“職務”就是班主任。但就是這樣一位教師,創造出了令人稱奇的育人成績。
那我們可能會想,這一波又一波優秀的學生,一定經受了魔鬼式訓練吧,一定度過了相當“充實”的六年吧?然而并不是這樣。
①孫老師的學生,沒有任何硬性要求的家庭作業,晚上必須九點前上床睡覺,即使高三學生也能保證每天睡到8個小時以上。
②孫老師的學生,因為孫老師常常在外講學,一年有一半的時間沒有老師給他們上課,他們自己給自己上課!
③孫老師的學生,初一上半學期就學完初中數學課程,下學期帶著紅領巾去參加數學中考,班平均分比東城區平均分還高一大截!
④孫老師的學生,初中三年學完高中課程,高考中數學平均分達到117(滿分120)!
⑤孫老師的學生,有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金牌獲得者,有西屋科學獎(美國青少年科學方向最高獎,俗稱少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孫維剛怎樣教數學?他說:“八方聯系,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孫維剛的教學方法被稱為“結構教學法”,講究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比較和聯系,他從不擔心學生的腦子夠不夠使。
(1)“八方聯系,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
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時,課本上只是延長三角形底邊并做出一邊的平行線引導學生做出證明。而孫維剛老師則是把問題交給學生,上來就讓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證明。幾種證法出來后,孫老師再問“那么多邊形內角和是多少”,學生答“(n-2)180,”并把幾種證法寫在黑板上,孫維剛做總結—這就是數學歸納法的思想。數學歸納法是高二才接觸的東西,可是,求三角形內角和的初一學生就知道了,這么教學生受得了嗎?可跟著孫老師學下去腦子就會“強大”起來。
(2)“一切都有為什么”
一個初一的學生問他的數學老師:“您在課上講,有理數是整數和分數的總稱,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數和分數有什么道理呢?”
老師回答:“這是數學上的規定,沒有什么。”
這一問一答被孫維剛聽到了,他為學生旺盛的求知欲而欣喜,也為老師輕率的回答而遺憾,甚至感到了殘酷—幾經如此,求知的火花將熄滅,孩子們將會懶于思考。
孫維剛說:“科學上的任何規定都有為什么,數學尤其如此,世界上沒有沒有為什么的事。”
(3)“讓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聰明。”
有一位同事滿腹委屈地跟孫維剛說:“這點兒東西(指教學內容)揉碎地給他們(指學生)講了8遍啦,可一考試,48個有47個照錯不誤,這學生可怎么教?而人家重點中學的學生,你怎么教,他怎么會,你不教,他也會。”
孫維剛說:“應當承認,學生的聰明程度是有差別的,有的老師曾用這樣的辦法—找來重點中學的練習與作業連夜復印,第二天布置給學生。重點中學講什么,怎么講照過來,這套辦法當然行不通。因為你的學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作業,這么做永遠趕不上重點中學的學生。”
孫老師說,根本的辦法在于提高學生的智力素質,“讓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聰明。”
孫維剛同志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他所為之獻身的教育事業。當他成為受到公眾和社會信任的人時,他真心實意的把自己當作了社會和公眾的財產。他待人謙虛平和,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充滿了摯愛和責任感。他嚴謹治學,學識廣博,勤于求索,思想深刻,他在數學教學中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領域中極為難得的范本。
從教四十年來,孫維剛同志把他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獻給了他所摯愛的學校,他所摯愛的學生和他所摯愛的教育事業。他的才學,他的自信,他的勇略,他的毅力和他永無止境的進取精神,都會長久地激勵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創新,努力工作,一無返顧地走向奮斗之路,成功之路!
1、《孫維剛初中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25.00,2005年1月第1次印刷,2010年4月第9次印刷
2、《孫維剛高中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25.00元,2005年1月第1次印刷,2010年5月第9次印刷
3、《孫維剛談立志成才》,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29.00,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4、《全班55%怎樣考上北大、清華》,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29.00,2010年7月第6次印刷
5、《 孫維剛初中數學輔導》教學視頻,清華金科教育出品,定價:350.00,2012年9月上市。
6、《 孫維剛高中數學輔導》教學視頻,清華金科教育出品,定價:350.00,2012年9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