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有很多患者不到40歲就已開始起病,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50%,75歲以上的人群中則達80%。骨性關節炎最主要的癥狀是關節部位疼痛所致的病殘,其致殘率可高達5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狀況與生活質量。骨關節炎可以累及全身所有的關節,但是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最嚴重最明顯的要數髖關節和膝關節這兩個下肢的大關節了。
骨性關節炎本質上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而且這種關節軟骨的“老化”通常是不可逆轉的。很多病人的最初癥狀僅僅是偶爾的隱痛與不舒服,特別是上下樓梯時會比較明顯,另外,還可能會有早晨起床時的關節僵硬與發緊感,稱為晨僵,其他的一些癥狀還包括關節部位的腫大與活動摩擦感或摩擦音,嚴重的病人會有明顯的關節無力、疼痛與活動困難。疼痛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與注意的問題,如果說輕度的疼痛只是一個信號,那么嚴重的疼痛就是一個惡魔了,有的病人甚至白天會因疼痛而無法站立與行走,夜間會因疼痛而難以入睡。
至今為止,我們還不清楚骨性關節炎的確切發病原因,只知道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等很多因素有關,而各國的診療指南都會羅列眾多的治療方法,以方便臨床醫生選取適合當地情況的措施安排相應的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