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人類去認識、了解外界的心理傾向,是探索發現世界的主要動機。興趣就是一種無形的動力,使我們投入到感興趣的事情,并進行積極的探索。
對學生來講,如果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濃厚求知欲,并持續地專注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樂趣和愉悅的心情。
有學習興趣的孩子表現在:有探索的欲望,并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進行學習;有非常持久的專注力;不怕失敗,能夠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被動、不專注、不愿嘗試、經常求助別人并有依賴性等。
大部分孩子都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是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重擔,長此以往,學習就變成了負擔。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情緒,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去探索它。
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可參考以下幾點。
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的言行和生活中的細節會給孩子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并對他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教育和影響孩子,并使孩子受益一生。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興趣的源泉,能夠激發出孩子的求知欲,讓他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究。孩子對新鮮事物會感到好奇,家長應該多去引導,幫助他們自己去找到答案。
給孩子探索機會。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他就愿意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有嘗試、體驗、失敗、再次探索的過程,讓他親自體驗感受整個過程,最終嘗試到成功的樂趣,家長只要作為一個旁觀者就好。
制定小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將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更有助于孩子腳踏實地的前進,這些小目標的設定要讓孩子經過努力容易達到,并對他每一次目標達成進行鼓勵、表揚,讓孩子知道他的每次進步家長都看在眼里,都為他高興和自豪,這樣他就有勇氣和信心完成后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