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币痪湓捒梢越o人以安慰,也會給人帶來深重的傷害,如今社會語言暴力已成為最有殺傷力的武器。父母一時憤怒沖動而出的話或不經意的一句戲謔,會像利刃一樣扎進孩子心里。父母的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更深,甚至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有個老師讓孩子們寫出父母說過什么話讓自己最難過,答案大多是這樣:
“這么簡單都做錯,你是不是豬啊”
“太差勁了”
“怎么養了你怎么個東西”
“笨的跟豬一樣”
“再哭就打死你”
“你怎么考這么差,看看人家XXX”
“你長大了也沒出息”
……
父母一句脫口而出的氣話,成了孩子心靈上的傷疤,在他們下次犯錯或者失敗的時候,這些話語就會在腦子里反復出現,并形成暗示效果,這些語言暴力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當出現了嚴重后果,家長后悔莫及。
汪涵曾經在節目上說過一句話:不管什么時候,我們傷害最深的人永遠是我們身邊最親密的人。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對別人友善,對親人苛刻,把挖苦、諷刺、謾罵施加到孩子身上,從小被父母語言傷害過的人不在少數,往往長大后變得自卑,在遇到困難時自我否定。
受傳統觀念影響,大部分父母都認為孩子應該聽自己的,對家長應絕對服從,從而不顧孩子內心的需要,對孩子態度強勢。有些家長自己從小就是父母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在教育自己孩子時又轉加到自己孩子身上。還有些家長自己在外界受到壓力或產生情緒,回到家教育孩子時不自覺的把這些不良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語言暴力會產生哪些問題?
容易形成退縮性人格或攻擊型人格,退縮型人格的孩子出現自卑、自閉、內向、多疑等特征,他們不能面對挫折,回避問題、逃避現實,甚至不能與人正常交流。攻擊型人格的孩子性格暴躁、易怒、逆反等,對他人采取過激的行為,甚至危害社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心就像一張白紙,本該涂上美麗的風景,但語言暴力給他們填上了片片烏云,有時你認為無所謂的一些話就能給孩子心理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父母的一個態度、父母的一句話、父母的一個行為都具有教育意義。多站在孩子角度去想,不要出現過激的批評,鼓勵和幫助永遠比批評有效。最后,相信孩子,并同他永遠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