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姐駕到
聰明的主婦會偷懶~
▼
“我老公一回家就躺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就差把飯給他喂到嘴里了。”
“等你有了孩子,家里才是有做不完活,這邊你剛收拾好,一轉頭就給你弄亂了...”
嗯,以上就是收姐最近聽到最多的抱怨,對象是老公和孩子。
是啦是啦,老公不幫忙,孩子總添亂,好像是大家的日常,而且在這個臨近過年的時間節點,越發容易產生家庭矛盾。也難怪從前收姐給大家分享收納達人,總有人看都不看就說“讓她生個孩子試試看”。
今天收姐就來給你推薦一個機靈的懶主婦,就靠自己的小心思,讓老公幫忙做家務,孩子還懂事不添亂。
最讓收姐佩服的是,她的座右銘就是:“拒絕每天整理清潔,家務應當由每一個成員分擔”。在座的每一個累死累活的女人看完,都要羨慕個半死吧...
#包括單身的收姐#
喏,收姐要說的就是翔子(sho.ko)啦,大概是收姐目前見到過最會偷懶、也最輕松的日本主婦了。家有夫妻兩個,以及一個11歲女兒、兩個小兒子,家里一共五口人。
在認識翔子之前,收姐一直認為收納這件事沒有捷徑,唯有勤快;
認識翔子之后,發現原來只要前期規劃、家人配合,也可以做到偷小懶也能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家。
你別看翔子總說自己愛偷懶,但是人家家里真的一點也不亂,還拿到過某雜事舉辦的整理大賽第一名的成績哦,很多日本主婦都大受啟發,讓很多日本已婚男人叫苦連連。
原來偷懶也能把家整理好,是不是超級期待呀,一起和收姐來學習一下翔子的偷懶小心思吧。
▼
提前規劃,打造家務動線
翔子雖然愛偷懶,但卻是個非常喜歡規劃的人,十多年前,她就開始想象自己未來的家是什么樣子,然后每一個想法都會記下來。
翔子覺得,家務動線的規劃很有必要。
于是,一進門的左手邊,簾子后邊就是廚房。
因為是五口之家,每次去采購,都需要買上超大量的食材,翔子的理想動線是一進家就可以把東西放在對應的位置,縮短卸重的距離。
你可別小看這段距離,想想自己家玄關是不是常常放滿了超重的水果、大米、油...就是因為玄關到廚房的距離有點遠,東西一旦放下就懶得歸位了。
翔子還覺得,所有東西都應該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于是,在餐廳有一整面墻的收納柜。
整齊的放在一家人的碗碟
玻璃柜門保證碗筷不會落灰
翔子常常在烹飪的空暇看雜志和菜譜
最常看的那幾本就放在冰箱旁邊的置物籃
休息時翔子最喜歡打開香薰
就固定放在客廳的沙發旁
洗手臺雖然是一如既往的臺面無物
但除了洗手液,還專門放置了擦手巾
畢竟家有三個小朋友,沒有擦手巾水會甩的哪里都是
浴室就更不用說了
洗浴用品和工具隨手可以拿到都是基本
一家人都要用的洗發水放在孩子也可以夠到的最底層
上層就放在爸爸媽媽才能用的
考慮到臺風天氣,不能在外晾曬衣服
翔子就在家里的很多區域設計了隱形的晾衣架
你看,客廳里那個平時孩子們最愛的秋千
到了臺風天氣,
就變身成為孩子們的專屬晾衣架
兒童房的天花板上也做了晾衣桿
白色的升降桿平時一點也不顯眼
但到了需要的時候,可幫了大忙了
到了冬天,開暖爐的時候
還可以把移動的衣架放在旁邊
實力展示沒有暖氣的南方應該怎么晾衣服
▼
讓家庭成員參與到家務中來
翔子說自己最受不了,自己做家務的時候,丈夫在旁邊閑著,所以從一開始,她就默默地把丈夫分擔家務記錄在自己的規劃中。
比如:為了讓丈夫幫自己做料理,把廚房規劃成能輕松容納兩個的大廚房。
丈夫再也沒有理由不幫忙了~機智girl!
甚至衣柜必須一人一個
絕對混合使用
左邊是翔子的,右邊是丈夫的
翔子的衣柜一看就是對自己很有規劃的
衣服的顏色不超過三種
最喜歡的就是百搭的咖色黑白色系
長時間不穿的衣服用防塵罩收起來
換季的衣服整齊收納在盒子里放在上方的擱板
下方空出來的空間
剛好可以放上幾組收納抽屜
用來放一些貼身衣物
以及床上用品
同樣的格局,丈夫的衣柜顯然要亂一些
但翔子表示,不管丈夫的衣柜亂成什么樣
她都絕不會幫忙整理
不讓丈夫過于依賴自己
也能減少自己的家務量
畢竟夫妻兩個的床都是
用兩張單人床拼起來的
雖然日本很多夫妻都是如此
但像翔子一樣各自整理自己床品的夫妻估計不多
丈夫就在翔子的默默培養下,從一開始的不習慣,變成了現在能夠體諒翔子的主婦工作,反正更懂得維護家里的整潔了。
正在勞動的丈夫
▼
讓孩子從小養成收納習慣
“媽媽,我的書包放在哪?”
“媽媽,我的玩具怎么找不到了?”
“媽媽,媽媽...”
家有寶貝的媽媽們是不是都深有體會,自從當了媽媽,每天幫孩子找東西都要花費上半天。
翔子的孩子一開始也是如此,但翔子作為一個“懶人”媽媽,為了能讓耳朵清靜一些,就又開動腦筋了:
如果孩子能夠做到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那是不是就沒有這么煩人了呢?
如果孩子能夠自主整理,那就可以減少自己一半的家務量...
收姐聽著都覺得很心動,這買賣應該虧不了。
翔子也立馬著手,開始自己的“收納習慣養成計劃”,計劃對象就是家里的三個小朋友,前不久剛剛11歲的大女兒、7歲的大兒子和5歲的小兒子。
翔子習慣養成計劃的核心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規劃好的、利于整理的環境,讓孩子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
先從年紀大一點的大女兒開始,從小耳濡目染,女兒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愛干凈的孩子,難度不是很大。
房間里不放多余的東西
但畢竟是小女孩的閨房
窗幔、彩色窗簾、大大的穿衣鏡都必不可少
書桌上也幾乎沒有什么東西
比起堆滿課本零食的書桌
大女兒的桌子已經算是這個年齡的臺面無物了
只有必要臺燈、紙巾,和心愛的玩偶
就連垃圾桶也更換成更小的
因為大女兒的垃圾90%都是紙質的
更小的垃圾桶意味著需要每天清理
利于養成習慣
由于女兒已經11歲了
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衣柜翔子就只是提供了收納抽屜給她
至于怎么收納,全權交給女兒自己
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規劃有成就感
如果說對大女兒的習慣培養還算輕松的話,兩個兒子的習慣養成,翔子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兩個小男孩本身年齡要小一點,性格也比姐姐更活潑愛動,就增加了翔子的培養難度。
翔子的解決方案是:用收納盒和標簽,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該放在哪里。
沒有孩子的人,是根本想象不到孩子放假以后,成倍增加的家務量有多可怕。
尤其是一些原本放在學校的用具,一股腦全部帶回來了,弄得家里亂七八糟不說,常常在開學的時候還找不到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翔子專門為兩兄弟定制了方案。
一人兩個透明抽屜收納盒
把假期絕對用不到的東西全部塞進去
然后在兄弟兩個的雙人床下
塞到最里邊,等到開學的時候拿出來
一來不會臟,二來也不會忘記放在哪里
外邊還是平時就有的玩具收納盒
也是統一的外觀
不透明的黑色盒子,容量大也有質感
每一個盒子上都貼上對應的玩具照片和標簽
想玩哪個就直接拿,收拾的時候也放進對應的盒子
盒子全部塞進床底下
尺寸也剛剛好,一點也不突出
也不會太靠里,讓孩子拿取不方便
書桌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假
也是盡量做到只放必要的東西
專門的書報收納架,目前足夠兩兄弟使用
上學期間的書包
也有放在衣柜專門的架子上
據說,兩兄弟也已經慢慢養成自己整理的習慣
翔子說,已經很少聽到他們找媽媽要東西了
自己的東西總能自己找到,并收拾整齊
家是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來守護的
家務也需要每一個成員來分擔
這樣的家才會更溫暖整潔
收姐今日迷思
此時此刻,你的老公和孩子在做什么?
有幫忙做家務嗎?
(在下面的留言區回復收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