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梅花便絕塵,霜鋪月冷倍精神。風流晉宋之間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年后臘月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萬花錦繡東風鬧,難浼玉雪身。
宋 張道洽 嶺梅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宋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 王安石《紅梅》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宋 王安石《梅》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宋 王安石《溝上梅花》
亭臺背暖臨溝處,脈脈含芳映雪時。莫恨夜來無伴侶,月明還見影參差。
宋 黃銖《梅花》
玉簫吹徹北樓寒,野月崢嶸動萬山。一夜霜清不成夢,起來春意滿人間。
宋 王柏 《蘭》
早受樵人貢,春蘭訪舊盟。謝庭夸瑞物,楚澤擷芳名。蒼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護巧,苔蘚日菁菁。
宋 王 《梅花》
冷香疑到骨,瓊艷幾堪餐。半醉臨風折,清吟拂曉觀。贈春無限意,和雪不勝寒。桃李有慚色,枯枝試并欄。
宋 林逋《梅花三首》選一
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技。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雛亦風味,解將聲調角中吹。
宋 家鉉翁 《 墨梅二首》其一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方惟深 《和周楚望紅梅用韻》
清香皓質世稱奇,試作輕紅更相宜。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枝。真叫臘雪無藏處,只恐朝云有去時。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三
自讀西湖處士詞,年年臨水看幽枝。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二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宋 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其三
憶在鄱君舊國旁,馬穿修竹忽聞香。偶將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幾樹芳。
宋 蔡襄《十一月后庭梅花盛開》之一
迎臘梅花無數開,旋看飛片點青苔。幽香粉艷誰人見?時有山禽入樹來。
宋 蔡襄 《十一月后庭花盛開》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宋 黃庭堅 《次韻中玉早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圣得知。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一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陸游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陸游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宋 范大成 《嶺上紅梅》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宋 楊萬里 《探梅》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翦刻多。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
相逢月下是瑤臺,藉草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饑鶴啄莓苔。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松嶺上一技開。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月地云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句句催。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冰盤未薦含酸子,雪嶺先看耐凍枝。應笑春風木芍藥。豐肌弱骨要人醫。
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林空啄未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語時。
蛟綃翦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懸知欲落更多情。
縞裙練帨玉川家,肝膽清新冷不邪。秾李爭春猶辦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宋 蘇軾 《紅梅》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 蘇軾《梅花二首》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宋 蘇軾 《梅花》
春人西湖到處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壚賣酒家。
宋 左緯《梅花》
幾度尋春信,空歸及暮鴉。試搖枝上雪,恐有夜來花。望月穿深塢,迎風在淺沙。若同桃李發,誰肯到山家?
宋 陳亮 《梅花》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宋 盧梅坡《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宋 洪炎《臘梅》
見江樓下臘梅花,香撲金樽醉落霞。獨倚東風如夢覺,一枝春色別人家。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四
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宋 陸游《梅花絕句六首》其三
聞道梅花坼曉鳳,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一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宋 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五首》其五
江郊車馬滿斜暉,爭趁南城來闔靡。要識梅花無盡藏,人人襟袖帶香歸。
宋 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其四
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宋 曾幾《尋梅至楊家見數枝盛開》
芒鞋竹枝尋梅去,只有香來未見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數株如雪小民家。
宋 曾幾 《燈下》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宋 曾幾《獨步小園》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宋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宋 黃庭堅《戲詠梅詩二首》其一
金蓓鎖春寒,腦人香未展。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宋 黃庭堅《梅花》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元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元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 王冕《梅花》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笛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撟。
元 王冕《梅花屋》
荒苔叢筱路縈回,繞澗新栽百樹梅。花落不隨流水去,鶴歸常帶白云來。買山自得居山趣,處世渾無濟世材。昨夜月明天似洗,嘯歌行上讀書臺。
明 徐渭《題墨梅》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落?便是春。
明 方孝孺《畫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明 道源《早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明 陶宗儀《題畫墨梅》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明 邱睿 《題墨梅》
老龍半夜飛下天,蜿蜒斜立瑤階里。玉鱗萬點一齊開,凝云不流月如水。
明 姚 《開元寺中觀梅》
遙思西崦開千樹,漫往東林見一枝。煙雨冥蒙加三點水香影盡,為緣惆悵立多時。
明 陳道復《畫梅》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尋笑我忙。折取一枝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明 劉基《題墨梅》
夭桃能紫杏能紅,滿面塵埃怯晚風。爭似羅浮山澗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明 高啟《梅花九首》其一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清 程夢星《雨后看梅》
山齋愁坐雨蕭蕭,趁早看花不待邀。應是東風知客到,暗香先送過溪橋。
清 金農《畫梅》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香正奢。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清 李方膺 《題畫梅》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清 袁枚 《看梅四首》 選一
一般玉露總無私,山北山南分早遲。恰使人心憐舊雨,最開多是隔年枝。
清 袁枚 《折梅二首》 選一
為惜繁枝手自分,剪刀搖動萬重云。折來細想無人贈,還供書窗我伴君。
清 蔣錫震《梅花》
竹屋圍深雪,林間無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
清 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清 曹雪芹《詠紅梅花》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清 曹雪芹 詠紅梅花 梅字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