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
解釋:用兵的原則,有十倍于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于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于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02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
解釋: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沖動發怒,就設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對于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勞不堪;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
03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
解釋:善于防守的,隱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敵人無形可窺;善于進攻的,展開自己的兵力猶如神兵從天而降。
04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解釋:了解敵方的同時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斗都不會存在危險;不了解對方但了解自己,勝負的各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