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帖)戴慧芬教授治療痛經的經驗 - 婦產科學討論版 - 愛愛醫-華人醫學論壇 建設華人醫...
轉帖)戴慧芬教授治療痛經的經驗
本貼收到5
鮮花
戴慧芬教授治療痛經的經驗

介紹了戴慧芬教授應用逍遙散、當歸調經湯、溫經湯、和經止痛湯、當歸芍藥散、當歸四逆加吳萸、生姜湯、血府逐瘀湯治療痛經的經驗,附驗案2則。

     戴慧芬教授擅長內、婦利疾病的治療,在40余年臨床實踐中,繼承家學、融貫古今,博采眾長,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將其治療痛經的經驗加以總結,供同道參考。

       1、痛經的治療經驗:病因病機不外氣血阻滯、經行不暢所致,即“不通則痛”、“有寒故痛”。因此,在用藥上,應以通調氣血為主。在分型上,方書有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虧虛等。以老師經驗,認為以方統證便于臨床施治。常用方劑如下:

        (1)加味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當歸15g、杭芍10g、茯苓15g、香附l0g、佛手l0g、薄荷6g、柴胡l0g、甘草6g、煨姜3片。本方適應范圍很廣,這里圍繞“痛經”加以介紹。屬肝氣郁滯、氣機不利或肝脾血虛所引起的痛經,癥見經前或經中小腹脹痛,連及胸脅,伴乳房作脹或乳房脹痛,甚至痛不能觸,煩躁易怒,經量多少不一,色暗紅或夾血塊。若舌紅脈數,經血有灼熱感,為肝郁化火,可加丹皮、梔子以涼血止痛;若小腹疼痛劇烈,口唇青暗、肢冷出汗、脈沉緊,舌淡苔白、為寒凝氣滯,肝氣不舒,宜去薄荷,加肉桂、炒吳萸、小茴香之類,煨姜易炮姜,以加強溫經止痛之功;若經后疼痛,去薄荷加熟地,名“黑逍遙散”,能加強養血之功而止痛。

       (2)當歸調經湯(戴氏家傳方):當歸15g、杭芍10g、柴胡10g、白術10g、砂仁6g、肉桂10g、沒藥6g、香附10g、烏藥10g、續斷10g、炮姜10g、甘草6g。功能:養血疏肝,溫經止痛。主要用于二經來腹痛或經來小腹脹墜而痛、量少不暢或色黑成塊;或血虛經冷,經來色淡,小腹冷痛者。若經寒或子宮冷,腹冷痛明顯者加炒吳茱萸、炒小茴;若經期伴胸脅疼痛加佛手。


        (3)溫經湯(《金匱要略》方):炒吳茱萸6g、當歸15g、川芍6g,丹皮6g、桂枝10g、杭芍10g、法半夏10g、黨參15g、麥冬10g、阿膠 15g、炙甘草6g、生姜3片。此方適應癥較多。用于痛經,主要針對沖任虛寒,陰血虧損,兼瘓血內阻所致者。癥見小腹冷痛,行經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過期不止,或1月再行,唇口干燥,手心煩熱等癥。若疲血明顯,可加延胡索、桃仁;若下寒甚,加炒艾葉、炒小茴香。

       (4)和經止痛湯 (戴氏家傳方):熟地黃15g、當歸 15g、懷山藥15g、茯苓15g、炒杭芍10g、肉桂10g、香附10g、延胡索10g、柴胡6g、青皮6g、炒艾葉6g、炮姜10g、甘草6g。本方養血疏肝、和經止痛,用于月經過期,經前或經后腹痛,或經來不暢,腹痛經少色淡者。

       (5)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方):當歸 15g、杭芍10g、川芍6g、白術12g、茯苓l5g、澤瀉10g。本方養血疏肝,健脾利濕。用于肝脾不和,血虛濕滯所引起的經期或經后腹痛,更適于有貧血傾向,手足冷、浮腫者。若氣滯者加香附、炒小茴香;血瘀者加失笑散(蒲黃、五靈脂);血熱者加丹皮、黃芩;寒凝者加炒艾葉、炮姜;肝郁者加柴胡、炒川楝子;腎虛腰痛加杜仲、續斷、莬絲子。

       (6)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傷寒論》方):當歸15g、桂枝12g、杭芍12g、炒吳茱萸6g,通草6g、甘草6g、大棗5枚、生姜5片。本方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功,用于血虛寒凝所致痛經,癥見經來時腹痛,得熱痛減,喜溫喜按,經行不暢,經色淡紅,手足厥冷,脈細緊或細澀者。

       (7)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方):當歸15g、赤芍10g、生地黃l0g、川芎 10g、桃仁10g、紅花10g、柴胡l0g、枳殼6g、桔梗10g、牛膝10g、甘草6g。此方功能活血祛瘀、行氣止痛,適用于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重墜疼痛,經行不暢,色紫黑有塊,胸脅作脹,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者。

       關于虛性痛經,辨治不難。屬氣血虧虛者,癥見經色淡紅,面色不華,神倦乏力,少腹隱隱作痛,舌淡苔白,脈沉細。可用人參養榮湯加香附、益母草。屬肝腎虧虛者,癥見經期少腹作痛,腰膝酸痛,頭暈耳鳴,舌淡紅苔白,脈細,可用歸芍六君湯加杜仲、續斷、巴戟、山藥、山茱萸,或用六味地黃湯加黃芪、人參、麥冬。

       2、驗案舉例

        例1:解某,女,42歲,已婚,1992年6月13日初診。患者發現近1月來面部起黃褐斑,月經不調和痛經,已2月余。每次月經提前兩天,至時小腹脹痛,連及兩脅及乳房脹痛。經期愛發脾氣,飲食少。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緩。癥屬肝郁氣滯、氣血不調。治宜疏肝健脾、調和氣血之劑,方用上述之加味逍遙散加烏藥 10g、川芎6g、益母草15g,服3劑。

       6月18日二診:服上方后各種疼痛消失,面部黃褐斑未退,治宜養血疏肝、益顏退斑之劑,逍遙散加生地黃15g、白芷10g、僵蠶10g、莬絲子15g。囑服10-20劑。

        例2:李某,女,23歲,未婚,1992年2月25日初診。有痛經病史3年余,每次經來小腹疼痛,經量中等,小腹喜溫,用熱水袋熱熨后疼痛緩解,面色青暗,腰酸腿痛,四肢冰涼,舌淡苔白,脈細澀,診為血虛寒凝、胞宮虛寒。宜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劑,用上述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服3劑后,各癥均減,經來無腹痛。

       3、體會

       痛經雖有多種分型,但不外“寒熱虛實”四字盡之。寒者多見絞痛、冷痛、得熱痛減;熱者,多見刺痛、灼痛、跳痛、得熱痛增;虛者,空墜作痛,或綿綿作痛,喜揉喜按,多痛在經后;實者,下墜性痛,或脹墜而痛,拒揉拒按,以經前和經期疼痛為主。另有氣滯血瘀者,經前、經期持續性作痛,陣發性加劇;氣滯重者,脹甚于痛,時痛時止,多痛在經前;血瘀者,痛甚于脹,多痛在經期,持續作痛;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者,多痛在經后,兼見精神倦怠、頭暈、心慌、耳鳴、腰膝酸軟等癥。

       本病投藥方法很重要。體虛者補之于平日,但不可過于壅補;實者瀉之于經前,但不可過于攻破;寒者溫之,但不宜過用溫散;熱者清之,但不可過用寒涼。應因人因病而施,不可亂用攻伐之品,以免耗傷氣血,造成不良后果。

       月經期是調經止痛的最好時機,應因勢利導用藥,一般于經前一周開始服對癥之劑,經既行則宜養血和血之劑。如此治療數個周期,多數可以治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婦科病
三分鐘講透經典?|濃縮當歸丸與益母顆粒的功能主治及臨床應用
卓雨農  ?七、痛經
痛經| 沖任虛寒 肝氣郁滯 氣滯血瘀 氣血兩虛四大證
【道 | 術】名醫名家用方選
痛經——一定是我們修成小仙女路上必經的一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阳西县| 漠河县| 永城市| 阿拉善右旗| 布尔津县| 兴海县| 汉川市| 陕西省| 财经| 布尔津县| 合阳县| 呼伦贝尔市| 株洲市| 竹溪县| 沅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伊川县| 光山县| 商都县| 徐汇区| 潢川县| 绥滨县| 梨树县| 辽阳市| 舟曲县| 肃南| 华池县| 水富县| 紫云| 南投市| 太谷县| 集贤县| 京山县| 怀来县| 阿荣旗| 久治县| 闽侯县| 宜兰市| 山阳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