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這是郁達夫筆下的秋,有聲有色,有形有味,或許受了他的影響,自己也特別喜歡這深秋時節。秋色滿山,秋光無限,行行攝攝,努力地將秋的氣息,秋的色彩,秋的神韻,納入自己的鏡頭之中,去再現種種秋的美麗,秋的震撼。徜徉于漫山五彩斑斕之中,掬一縷澄澈的陽光,細細地品味蕭瑟秋日里的那一縷縷溫暖;望一朵朵流水似的行云,靜靜地品味天的高遠蔚藍、云的輕盈潔白;捧一襲幽幽的花香,默默地品味這深秋季節里晚菊火一樣的燦爛情懷;擷一片霜葉黃花,久久地品味生命里的另一種斑斕壯闊;銜一段枯黃秋草,細細地咀嚼秋的一道道年輪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這秋的壯美的背后,是否是滿野的破敗與凋零呢?破敗與凋零?這讓我想起了那個荷塘那個在初夏時節,自己曾經一度留戀的荷塘,此時該不是已經破敗與凋零了吧?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遠望荷塘,昔日荷葉田田的綽約風姿不見了,疑心自己走錯了,但是眼前的一切都在真真切切地告訴自己,這里就是曾經的那個冠蓋婷婷的荷塘啊!我訝異于眼前荷塘一個多月的變化!那一泓綠波掩埋在季節深處,曾經的接天蓮葉,如今已變成了黃褐、黑褐的顏色,大都殘破了,浮在水面上,大概是被風雨摧殘折斷倒立在水中,留下一支殘荷在寒風中獨舞。曾經的粉妝玉砌,如今都已幻化成片片殘荷,黯然傷神的靜默在池塘里。曾經的暗香浮動,如今早已是香消玉殞,枝葉嶙峋,卷成黑色一團,一頭栽在水里,或許是葉落歸根長眠于斯吧?曾經的不羈與喧鬧,如今早已是滿池萍碎,一池繁華殆盡了。陽光中,水退池枯,偶爾幾支泛著淡黃的荷葉,星星點點地點綴在荷塘里,在微皺的水面投下冷峻而幽寂的倒影。它們或相攜而立,或虬曲水面,或躬身水中。顧盼之間,似乎對往昔的一世繁華,有著不盡的留戀。黃褐色的蓮蓬,三三兩兩,隱沒在破敗的荷葉之中,有的倒伏泥淖中此時的荷塘,早已花凋香渺謝紅妝了,獨留滿池殘葉對秋光!
這讓我想起了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句子。在那個晚來霜飛的秋日黃昏里,陰霾霧靄沉罩不散。夕陽漸老,余輝中,老荷枯枝如鐵,殘葉似旗幾片風干枯槁的殘葉,在逆光的映襯下,形成簡潔明快、極有意趣的抽象線條,在寒水中呈現出多姿的水墨畫面,然而多少有些破敗,讓人徒生感慨!
遇上綿綿不絕的瀟瀟秋雨,淅淅瀝瀝的冷雨不緊不慢的敲打著這殘損的荷葉,那聲音斷斷續續,仿佛寺廟里的晨鐘暮鼓,隔著霧靄隱隱傳來,料想一定有多少僧人在深秋季節,在為這即將逝去的秋,在做著一場宏大的法事。瀟瀟秋雨對殘荷,也許義山聽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聲,更有枯荷秋雨的清韻,和常人難解的滋味,是一種不期而遇的欣喜,還是殘敗衰颯之中的寂寞?凄冷的秋風,風卷殘塘,偶爾有一只孤鶩,從這寒塘里突然躍起,撲棱著翅膀,漸漸消失在雨幕里。這忽然讓我想起了瀟湘妃子眼里的寒塘渡鶴影的景象,大概就是如此吧?西風漸緊之中,你否有懷著別樣的心情,在靜靜聆聽雨打枯荷的聲音?雨聲淅瀝,似檐雨潺潺,是一種蕭瑟冷清的詩情?還是一種悲壯蒼涼的意境?還是一種苦苦掙扎的無奈?
環顧四周,只有我一個人煢煢獨立!衰殘的荷葉上一顆晶瑩的雨露,
是否讓你我想起了夏日里的滿池碧綠?瀟瀟雨聲,是否讓你我想起了夏日里的喧囂與浮躁?一季花開,緋紅了整個季節,輕盈、靈動、顫抖你用酡紅的笑顏搖曳著我的心扉,醉了整個季節。那時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嬌娜,也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燦爛
然而面對一季繁華謝盡,榮光不在的時候,那些靜靜安臥著的枯黃荷葉,仿佛一位耄耋老人,在遲暮之年里,面對如血的殘陽,凝眸遠望,沒有光華的瞬即嘆惜,有的是那份悠然與從容淡定。老便老了,枯便枯了,生死一輪回,看得開,也便想得破,順其自然,也便順理成章了!綠有綠的青春,枯有枯的風骨。殘亦風流、殘亦悲壯。是不是人間事大抵如此?芳華過后是凋零,成敗摻雜。當你歷經繁華世事,閱盡生活中的滄桑,獨對悲涼之時,你可有這殘荷的風骨?可曾做到了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