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秦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石家莊的網紅樹——白蠟樹,就是中藥秦皮的來源之一)。
秦皮與經方2首
1.白頭翁湯(厥陰熱利)
組成服法:白頭翁15g 、黃柏12g、 黃連6g、 秦皮12g。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熱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屬熱毒偏盛者。)
若外有表邪,惡寒發熱者,加葛根、連翹、銀花以透表解熱;里急后重較甚,加木香、檳榔、枳殼以調氣;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夾有食滯者,加焦山楂、枳實以消食導滯;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鴉膽子(桂圓肉包裹),療效更佳。
(白頭翁湯證:因熱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致。熱毒熏灼腸胃氣血,化為膿血,而見下痢膿血、赤多白少;熱毒阻滯氣機則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皆為熱邪內盛之象)
2.白頭翁加甘草阿膠(產后熱利傷陰證)
組成服法:白頭翁、甘草、阿膠各二兩(6g),秦皮、黃連、柏皮各三兩(9g)。上六味,以水1.4升,煮取500毫升,納膠令消盡,分三次溫服。
功能主治:清熱治痢,益氣養血。治產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膿血,氣血不足者。
主治:(1)《金匱要略》:婦人產后下利虛極。(2.)《金匱要略集注》引東洞吉益:熱利下重,大便血,心煩不得眠。
臨床常用于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白頭翁湯證,心煩不得眠,或煩躁者;痔疾肛中{熱疼痛,或便血者;產后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熱,唇口干燥,便血急迫,或惡露猶不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