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玄參、麥冬、牛膝、茯苓、鉤藤、菊花、蟬蛻、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炙遠(yuǎn)志
上藥共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腎陰虧甚者可加熟地、女貞子、龜膠、血壓持續(xù)不降者可酌加桑寄生、夏枯草、生杜仲。
臨床效果:
伍某某,74歲,患高血壓病已5年之久,屢治乏效,頭暈項(xiàng)痛,心悸,胸悶,四肢乏力,大便干結(jié),尿多色黃,舌有裂紋,苔薄白,脈象細(xì)弦。血壓250/160mmHg。證系腎陰虧損,水不涵本,肝陽上擾清空。治宜滋水涵本,潛陽熄風(fēng)。予以“加味益陰潛陽場”,服藥3劑,頭暈已減,項(xiàng)痛止,而大便仍干,小便見少。血壓已降至230/110mmHg。此將上方又略作加減,病者再10余劑,其血壓已降至190/100mmHg,感覺身體輕快有力。一個月后隨訪,血壓仍然穩(wěn)定,身體情況良好。
藥方因人而異,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辨證論治,請?jiān)卺t(yī)師指導(dǎo)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