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詞
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寂寥(jì liáo):孤寂,蕭條。
春朝:春天。
排:推開。
碧霄(xiāo):青天。
【大詩兄說】劉禹錫寫過很多秋天的詩,跟他在《秋詞》這首詩里表達的情緒其實很不一樣,比如《西塞山懷古》里的“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比如《烏衣巷》里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當老劉看到這樣一只鶴,本來也許正在“悲寂寥”呢,立即愁眉舒展,開心起來,馬上告訴我們他的結(jié)論——秋日勝春朝。
這說明,鶴能夠給人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鶴是一種吉祥物,一般要冠以“仙”字。看到了鶴,一般都能沾沾喜氣。很多唐詩里寫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這棟樓名氣這么大,就是因為傳說那里曾有仙人騎鶴升天。鶴還是一種氣質(zhì)的象征。南宋的林逋,號稱“梅妻鶴子”,就養(yǎng)了一只鶴。
跟其他水禽比起來,鶴有兩點比較特別:其一,它的體型很大,也許是最大的,所以才有“騎鶴”的傳說。你沒聽說過“騎鷺”“騎鷗”吧?中國人喜歡鶴,西方人喜歡天鵝,這兩種動物都是比較大型的水禽。其二,鶴的羽毛大多是黑白相間,白色為主,這既能體現(xiàn)它的高潔氣質(zhì),又不過于單調(diào)。
《一年好景君須記:古典詩詞中的季節(jié)之美》
大詩兄新書上市,當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各大網(wǎng)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