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象放冰箱,不是,把上市公司持股平臺注銷掉,攏共分幾步,怎么繳稅?不知道哈?往下看吧您嘞。
通過清算、注銷公司型持股平臺實現直接持股的,可能產生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具體如下:
(一)企業所得稅
1.持股平臺需要繳納當期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2.需要繳納企業清算所得對應的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一條及《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第四條之規定,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的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為清算所得,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
根據《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第五條之規定,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就分得的剩余資產,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可區分為股息所得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具體為:
1.剩余資產的金額中,相當于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按該股東所占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應繳個稅金額=股息所得(即按比例可取得的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20%;
2.剩余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或低于股東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應繳個稅金額=(剩余資產-股息所得-股東投資成本)*20%。
其中,剩余資產計算方式為: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結清清算所得稅、以前年度欠稅等稅款,清償企業債務。
(一)操作流程
1.股東會審議清算相關議案
2.解散公司,進行清算,并出具清算報告
3.工商局準予注銷登記
4.股份過戶
(二)信息披露安排
1.權益變動報告書
2.關于股東獲準清算注銷的公告暨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
3.關于股份過戶完成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