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時緊張兮兮,發表意見不知所云
發問抗辯自說自話,常常陷入自嗨
回答法官發問支支吾吾,不敢正面應對
對方律師發言時聽得恍恍惚惚,搞不懂對方證明的邏輯
...
如果“法庭視如戰場”
那你還沒上場就歇菜了可不行
上戰場就慫也不行
戰后撂挑子也不行
希望這些庭審技巧可以幫你“馳騁疆場”!
01.
庭 前:
庭前準備的“三綱五常”
1.訴訟策略大綱
每一個糾紛背后都是“利益博弈”,在法庭上就體現“訴訟博弈”。
“訴訟博弈”是請求權博弈、事實證據博弈、法律依據博弈疊加的結果。
律師需要有法官思維,庭前分析和揣摩法官就這三個博弈的考量必不可少。
掌握法官論證路徑演繹法,理解和把握案件裁判思路。
庭審策略如同戰場戰略,制定庭審戰略才能在法庭上保持清醒、運籌帷幄。
2.提問大綱
提問大綱分三部分:
自己發問:通過設計提問,澄清一些對我方當事人有利的案件事實;
對方發問:預設對方提問,以防對方挖陷阱,讓你陷入不利境地。
法官發問:預設法官發問,幫助你預測法官審判思路和裁判結果。
3.代理意見大綱
標題引發關注
給代理意見起個題目吧!也許不能涵蓋你所有的觀點,但是題目而引發法官興趣就邁出了第一步。
陳述重要事實
別寫流水賬,找到與核心觀點對應的事實或能夠映證你核心觀點的事實,著重陳述,加深印象。
明確訴訟目的
邏輯清晰表述重要事實和你所持觀點的關系。
訴訟律師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的代理意見作了法院的判決意見。
1.審查案件管轄
有律師認為管轄問題是法官的事,律師不需要重視。
但案子管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由哪個法院審,牽扯到事實認定、訴訟策略制定等一系列問題。
遇到約定不明的管轄協議,無論是級別管轄還是地域管轄,
律師都有責任調查清楚。
2.確定訴訟請求
分析當事人訴訟請求主要看3方面:
事實是否有證據支持
每一個基本案件事實客觀上是否存在?法律事實是否有相對充分的證據支撐?如證據不充分是否還可以通過當事人出庭、追加其他當事人、申請調查取證、申請現場勘驗、申請司法鑒定等方式增強法官內心確信?
訴求是否有法律依據
每一項請求訴求請求是否明確、清晰,是否有充分的實體法規定作為依據,即是否具有充分的請求權基礎;如無法律依據,是否有法理等作為支持。
責任形式是否恰當
如主張多個被告承擔共同責任或連帶責任有無明確法律依據;
主張的責任承擔方式是否有明確依據且合理并具備可執行性。
3.明確法律關系
判定事件是否形成法律關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該事件是否為法律事件;
該事件是否存在相應法律規范予以規定。
如滿足這兩個條件即形成法律關系。
法律關系與舉證責任之間密切相關。律師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時要對該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4.檢索法律依據
代理案件中無論是“事實”還是“法律”,都要通過法律檢索來完成。
找什么
檢索主體—原告和被告
檢索事實—證據
檢索法律—適用法條及判例
檢索背景知識、行業知識
怎么找
除了上網在北大法寶,中國知網中國裁判文書網、巨潮網等專業網站,學術著作、實務類期刊檢索。這些最常用的檢索方式。還可以通過問相關領域的專家高效獲取信息。
5.收集案件證據
搜集證據要全面、提供證據要及時、形成證據要規范。
證據、證據存放的處所、存在形式、是否需要采取保全措施、是否需申請勘驗、鑒定、是否有證人或聘請專家證人、是否需要當事人親自到庭陳述、是否需要準備反證等,均要在庭前綜合考慮、逐一落實。
收集證據后要制作證據目錄,為了讓法官和對方都很清楚你的證據邏輯是什么,每份證據的目的是什么,提到哪份證據在哪頁也能快速找到。法庭上節省法官的時間,節省對方的時間,也是在節省你自己的時間。
02.
庭 中:
庭審發言遵循“目的原則三清晰”
庭審發言本身也是說服的過程。
怎么說服? 站在法官的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你要說服的永遠是法官、是裁判者,而不是對方律師。
訴訟案件中,律師最渴望了解的恐怕就是法官究竟為何會作出這樣的裁判。
優秀的律師往往能夠洞察法官如何思考,如何形成裁判思路,知曉“裁判背后的故事”找出案件細節來影響法官的判斷,讓法官感覺你的觀點更可信,甚至從內心深處認同你的觀點。
一位真正優秀自信的律師,
不會只圖法庭一時之快,而是會用自身專業的素養和深厚的功底,
用證據和法律取得法官的支持。
在法庭上大聲喧嘩、大吵大鬧的人,往往內心極不自信。
你在尊重你的對手也是在尊重你自己,因為你們身上都有律師的標簽。
觀點清晰
信息過量與信息匱乏同樣糟糕。
從開庭陳述開始就要亮明你的觀點。有效引導法官理解案件爭議焦點。
為法官搭建起案件整體框架。
切記開庭陳述時要:
1. 對案件的輪廓概述而非細節描述
2. 對案件的綜合抽象而非分析解構
3. 對案件爭點的呈現而非遮蔽
在庭后陳述則需要要強調影響案件的關鍵觀點、補充庭審遺漏觀點。
邏輯清晰
法庭之上是法官注意力的爭奪戰。
采用“總分”式有邏輯的表達,亮明觀點分層闡述理由。
相比先敘述長段事實后表明意見更有說服力。
無論是律師還是法官,都按“三段論”來思考問題。
基本事實-大前提,法律規定-小前提,得出-結論。
法庭不是辯論比賽,并不是所有情況下都需要雄辯,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滔滔不絕,關鍵是圍繞爭議焦點和要件事實,一語中的,張弛有度。
理據清晰
“刀刀見血,字字珠璣”是律師庭審表達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律師在法庭上的每一句發問、每一條質證意見、每一個辯護觀點,都應論點與論據契合,立足于庭審焦點重點突圍,緊緊圍繞辯護與代理目標展開。“跑題式辯護”不僅會引起法庭對庭審效率的擔憂,還可以讓你喪失發言權。
03.
庭 后:
庭后跟進實現“四個溝通”
1.與書記員溝通 — 庭審筆錄
看庭審筆錄,不僅要看自己說了什么,還要看對方說了什么。
看自己說了什么,確認自己的重要觀點是否被法庭準確記錄了。
根據庭審總結出的新觀點一定要提醒書記員補充筆錄。
看對方說了什么,明確哪些內容是對方在法庭上已確認或雙方達成共識的。
對于雙方爭議比較大的內容,代理詞就需要重點論述清楚。
如法庭允許最好復印筆錄或拍照留存,方便自己補充代理意見。
2.與法官溝通 — 代理意見
提交法官要求的材料的同時,律師應“主動出擊”!
在庭審結束后適時致電法官或法官助理,詢問法官是否對案件事實或律師提交的法律意見存有疑問并及時提供解答;根據法官的反饋和庭審情況,將法官疑惑的地方,通過大數據調研和資料的收集,為法官提供一種裁判思路,尋找一些裁判依據。
3.與客戶溝通 — 庭后報告
服務客戶,反饋至關重要。庭后報告既可以使當事人及時了解案件進展、提高客戶對案件的重視程度,向當事人提示風險,又可以直觀展現律師為案件付出的努力,獲取客戶信任從而體現律師的服務價值。
4.與自己溝通 — 復盤筆記
庭后復盤是對庭審全過程情景重現和盤點。
以及時全面對庭審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
復盤內容“三個度”:
庭前準備的充分度
其一,攜帶的材料是否完備;其二,庭審內容的準備是否全面。
庭前預判的準確度
庭后復盤的重點即在于回顧探究法庭歸納的爭議焦點、對方提出反駁的觀點,雙方的爭辯思路以及法官關注的事實是否與自己庭前判斷的一致。如不在預判范圍內,則需反復揣摩思考法官的邏輯思路以及遺漏問題的原因以確定改進方向。
庭審表現的滿意度
庭審表現核心是表達,表達需兼顧形式與內容。因此復盤的內容就包括表達形式,語速是否適中,語言是否流暢還有表達的內容和效果,亦即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準確、無誤地向法官傳達了關鍵信息。
以上庭審技巧
拆開任何點都可以寫書了
如果你還感覺意猶未盡
律和旗下律客學院
邀請有19年法官經歷的郭泳律師
通過十講內容助你打通庭審關鍵點
¥199僅需¥99
建立終身受用的庭審系統知識體系
郭 泳
北京市某中級法院前法官
曾任銀行、投資集團、保險公司等企業法務負責人
現某仲裁機構仲裁員
經常出庭且希望提升庭審技能的訴訟律師
想全面了解法官裁判思維的訴訟律師
有志于成為優秀出庭律師的青年律師
庭前準備從何著手?
怎樣做庭審準備才能在庭上隨機應變?
庭審中哪些細節最容易忽視和犯錯?
如何把握庭審節奏?
如何讓庭審發揮最大的價值?
庭后如何及時復盤?
破解庭審誤區,建立正確庭審認知
理解法官思維,梳理清晰庭審邏輯
掌握庭審策略和技能,養成良好出庭習慣
建立清晰辦案思路,成為出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