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培養預習習慣的重要性
貴州省仁懷市中樞二小校本部 施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說過: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為后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學習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如:提前預習的習慣。《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一條:以學定教。這一基本理念將教定位于學,強調學生先學老師后教,這與廣東省教科所郭思樂教授的“生本理念”不謀而合。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的,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施教。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注入式”教學為“自主式”教學。
預習是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的前奏。預習過的學生,不僅對教學內容有了一定認識,還會有困惑和收獲。課堂上,這類學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動地參與到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當中來,認真地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又可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探討。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局面,使預習者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課前預習了的學生,他們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會及時去查資料解決,如果未能解決的,他們會有意識地記下來在課堂上更認真地、有側重地聽講。經過老師的講解或啟發,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聽課效率。可見,預習是對課堂教學的準備,是學生帶著自身的經驗和背景提前學習、得出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而這些體驗和感受使課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學生的預習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以讀為主,發現問題。
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讀破句子,并能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孔圣人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代著名文學家朱熹也說過:“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讀書,不但能收獲知識,還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發現問題,還能淘冶自己的情操,并把這些東西帶進課堂,與同學分享,與老師交流,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著巨大的作用。
二.作好摘錄式的讀書筆記。
課前預習課文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符號標出自己喜歡的詞、成語或句子,把好詞美句摘錄在筆記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標出不理解的詞句,課堂上先與同學交流看法,然后在請教老師,做到弄懂為止。長期如此,不但能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匯,豐富語文知識,表達能力也會有大幅提高,以至達到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查閱和收集資料。
在預習時,學生對于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可以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字、詞的音、形、義,并將注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于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現在,電腦已進入大多數家庭,我便利用一定的時間教會學生如何在網絡上查閱資料。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要查閱第二天要上的課文相關的作者資料,寫作背景,寫作目的,收集與文章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收獲,交流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觀點。允許他們為自己辯解,也允許他們互相指出不足之處,借此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四、教會學生如何提出問題。
有個別學生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愿花費時間去預習,學習懶散。有的學生不會提問題,針對這種心態,我給學生講清道理,使他們懂得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重要,然后教給他們提問題的方法,可以從文章的課題提問題,可以根據課后題提問題,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問題等。然后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記在前置性作業單上,看誰提的問題最多。孩子們為了發現問題,會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有關于字詞的,有關于內容的,也有關于布局謀篇的,還有關于文章作者的和時代背景的。對此,老師應該對他們認真的態度充分肯定,對提問題較有質量的提出表揚,以此激勵他們質疑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自己動腦筋解決這些問題。
五、獎勤罰懶,培養預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督促和指導是分不開的,既要及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又要針對不會預習的學生給予指導。由于精力有限,老師不可能面面具到,可以發揮班委的力量,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有一個工作認真、學習積極的組員擔任小組長,每一個大組有一名副班長,一名大組長,課前十分鐘,班長檢查副班長和大組長的預習,副班長和大組長檢查小組長,小組長則檢查三名組員的預習情況,并向老師匯報檢查情況,老師則有針對性地進行抽查。這樣的方式既省時,又高效。檢查完成后對預習情況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并獎給學生每人一顆星。現在,我班學生已養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不光是語文科,其他學科學生也預習,學生間互相影響、互相啟發、互相促進,靠合作力量形成預習的濃厚氛圍。
巴金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經過長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我的學生們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拓展了視野,拓寬學習空間,培養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一種良好的學風正在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學習語文過程中預存的資本,這個資本是在不斷增值的,而我們一生中對語文知識的運用,就是在享受著它帶給我們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