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為明末清初的經典著作之一,它所蘊含的內涵可不僅在于刻畫人物和講述故事,仔細剖析,我們不難發現,西游記其實反映了明末清初時期政治腐敗,以及人們想起義卻又恐懼的心理。
正如我們眼中的孫悟空膽大無畏,是個不畏強權的勇敢之人,但深究其內在,我們會發現其實他也有害怕之事。而孫悟空上下天庭這件小事也恰恰反映了這點。
眾所周知,《西游記》中天下共有四大州,分別是: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孫悟空以前住在花果山,而花果山坐落在東邊的東勝神州,孫悟空上天庭走東天門自然是最優選擇。
可是從原著中我們發現,他大鬧天宮之時,走的卻是南天門,而他之后上下天庭竟也是一直走的南天門,這是何故呢?孫悟空這么厲害一個人不敢從其他門走,是在擔心什么呢?我們來一個門一個門地慢慢分析。
先說東天門,東天門的看守人是太乙救苦天尊。說到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說到他的坐騎,那個吼聲能“上達三清、下徹九幽”的九靈元圣,且在取經途中把孫悟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獅子,你可能就明白孫悟空的擔憂了。
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都這么厲害,可見他本人更是深不可測,而孫悟空在天庭當弼馬溫期間,定也了解過天庭能力非凡的人物有哪幾個。因此他大鬧天宮又怎會去碰這燙手山芋?
還記得在西游記第八十九回中,九靈元圣生擒了沙僧和孫悟空,無奈之下孫悟空只能去搬救兵——太乙救苦天尊,只見這獅子看了一眼就嚇得顯出了原型,可見太乙救苦天尊的厲害。
再經歷了坐騎這么個事后,孫悟空自然是不會再走東天門了,一來是怕這頭獅子,二來也覺得沒面子。
再說北天門,鎮守北天門的是真武大帝,他的父親元始天尊的名號如雷貫耳。我們都知道孫悟空的真實實力也就是和天庭“王靈官”打個平手而已,而這個有著“蕩魔”稱號的北天門守衛,孫悟空自然不是他的對手,理所當然能躲就躲了,省得平添麻煩。
再來看看西天門,這個門的守衛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存在,但它卻是離如來佛祖最近的存在。如來我們都知道,當初就是他把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六百多年的孤獨生活,說孫悟空不在意那肯定是假的,他心中定然是留下了陰影的。
因此孫悟空不走此門,是怕走此門會遇見如來。況且,西天門是離孫悟空最遠的一個門,我想他也不會傻到舍近求遠吧。
那么南天門呢,孫悟空只從這個門走是因為這里的守衛最弱嗎?孫悟空當初大鬧天宮,當然要打天庭最高指揮官玉皇大帝了,而南天門則是離他最近的存在。那他取經之后上下天庭也只走此門,是覺得玉帝實力最弱最好欺負嗎?
其實不然,玉帝的實力是最厲害,我在其他文章里他講過他的真實實力,當初孫悟空能大鬧天宮,只是他布的一盤局而已。孫悟空之所以取經也是西天如來和玉帝的聯合決定。
玉帝給孫悟空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他自然要在其面前好好表現了。因此走此門,孫悟空也是想讓玉帝知道自己的盡心盡力。
而且玉帝作為三界之首,對唐僧西天取經這等正派之事自然是十分支持的,也要給三界一個立場表率,因此孫悟空遇到什么困難多是找玉帝,玉帝也會盡量幫助,不會推脫。這么好說話一人,孫悟空又怎會放過求助機會呢?
還有一個原因是,南天門表面上的守衛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寵這猴子,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自然不會多加阻攔了。因此你明白為何孫悟空上下天庭只走南天門了吧。
《西游記》作為中國經典之作,能流傳百世自然是有它的獨特魅力,而我們細細評讀、慢慢琢磨其中韻味,也會發現很多有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