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雖說終有一死,但世界各民族對于死后肉體的安放方式卻極為重視,而在中國的舊時期,一直沿用著土葬的方式來處理尸體,這種方式已延續數千年之久,老一輩的人們稱之為:“入土為安”
其實所謂的“入土為安”不光是讓死者安息,更重要的是讓生者安心,有塊地,有個碑,方便家屬傾訴哀思與祭掃,然而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對于抗戰時期的軍人來說,卻太過奢侈!
在2010年的某一天,湖北宜巴高速公路工程隊施工過半,因工程的需要,他們準備在附近的黃華鄉南邊村的小山坡上挖個大坑,結果在挖的過程中露出了一具白骨,這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肯定已經嚇的夠嗆的,但是施工隊常年在各地施工,大部分時間在荒郊野外,對此也就見怪不怪了,剛好此時下起了大雨,工頭計劃暫停挖掘,等雨停了再繼續開工。
結果這場暴雨一下就是一整天,工人們也就早早休息了,到了第二天雨停后,工人們來到大坑前,打算把那具骸骨請出來后繼續施工,但是映入眼前的一切讓他們瞬間嚇傻了,只見這一片大坑經過一晚雨水的沖刷,暴露出了數之不盡的白花花的骸骨,它們互相“糾纏”在一起,可怕陰森至極!工頭意識到情況不對,馬上撥打了110報警。
警察趕到現場后經過將近一天的清理,挖出了3000多具骸骨,他們從數量上判定這并非刑事案件,認為很有可能是戰爭時期所留下的。聯系到相關的專家來鑒定,專家查遍史料,卻一無所獲,無法查清這堆骸骨的來歷。
就在專家們焦頭爛額之際,有人建議去該地所屬縣城的史料館里找尋一下線索,經過查找,終于發現了事情的真相。據縣史料記載,在1940年,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時間節點,一只幾千人的國軍部隊駐扎此地,而此地正是當時的戰地醫院所在地,前線的傷亡官兵均運送到此處來治療,國軍的一位師長專門在醫院后山買了一塊地,用于安葬戰死的士兵。但隨著戰事吃緊,殉國的戰士越來越多,那塊地已不夠埋葬他們。
無奈之下,師長只好命人在后山挖出一個大坑,將戰死的士兵全部葬于坑中,后來這只國軍部隊被日軍包圍,打盡最后一顆子彈,最終全軍覆沒,無數的官兵曝尸荒野,慘不忍睹。相比于他們,那些葬在大坑中的戰士們還算幸運的,最起碼也算是“入土為安”了。
大坑中的骸骨來歷終于真相大白,這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都是一具具英雄的亡魂,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我們現在身處和平盛世,過著無比幸福的生活,而他們,卻還身處“亂墳崗”里,無人祭奠無人哀思,這是何等的凄慘,讓人感到無盡的悲涼。
湖北省政府已為這3000具骸骨修建了紀念碑,英靈們也終于有了歸宿有了家!銘記歷史,我們不能忘記先輩們所付出的努力,我們要將這份感恩之心化作前行的動力,努力奮斗,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