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中國南北的重要分界線,有了秦嶺,中國有了南方和北方的概念。從幾千年前的商周時候開始,古人為了南北溝通,在交通工具和施工技術極其落后的情況下,依然在巍峨的秦嶺山之間開辟了一條條蜿蜒曲折、連接南北的商貿通道。而就在西安的東南方向,就有一條古道,景美人少,秦始皇曾兩次出巡經過這里,這就是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位于西安藍田區,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景點,古時它是連接西安到秦嶺東南方向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治,本著“要致富先修路”的政策,以咸陽為起點,開始大修通往各國的馳道,也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而藍關古道就是那時通往荊楚東南的一條道路。
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藍關古道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和風云巨變,依然氣勢磅礴,無數的文人騷客們路過這里也給這條古道留下了優美的詩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所作的“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句詩,也讓藍關古道家喻戶曉。
從藍田縣火燒寨村即可駛入藍關古道,一路就可到達商洛。幾千年來,各個朝代的人們通過這條重要要道將各種生活物資及貿易商品來來往往的輸入輸出,也帶動了關中以及周邊各國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今天的藍關古道經過重修,已經沒有古時候那么難走了。天塹變通途,一路都是新修的水泥道路。每當周末天氣好時,這條路上就有各種自駕、騎行、徒步的人來穿越挑戰。
藍關古道是古時候防御來自東南方向威脅的最后一個關隘,也是發兵東南畢竟的一條道路。秦始皇自己修的路,自己也走過,他統一六國后,五次出巡,就有兩次經過藍關古道。
我去藍關古道的時機并不好,再加上天氣很陰霾,其實不太適合拍照,也是外地朋友不想周末擠在豐裕口,所以我便帶他來到了這個地方。在無人機航拍視角下,秦嶺山脈中最顯眼的就是這條蜿蜒曲折的古道了,很像一條秦嶺山中的龍脈,而遠處就是西安的藍田區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藍關古道已經不是一條主要道路,只是作為一個連接村與村之間的小道,也成了西安周邊區域各種游客周末自駕登高看景的地方,據說這里在雨后很容易看見云海哦。
藍關古道雖然有名,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如何走,建議第一次來古道的人早點出發,從藍田薛家村的薛葛路登古道(路上可以看到指示牌)。雖然今天的藍關古道都是水泥道路,但是因為道路太窄,很不好會車,所以不太建議新手前往。
據說這條古道在車友屆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從藍田的火燒壁村上古道,然后從312國道護牧關返回,同一條路不往返,以免造成道路擁擠。古道上邊有很多觀景臺,適合停車賞景,所以開車特別是拐彎處千萬不要停車,等目前形勢結束天氣轉好以后可以自駕來這里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