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統天下,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
漢高帝初年,因贛江原稱豫章江,在江西境內設豫章郡,郡治南昌縣,這是江西第一次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
唐太宗貞觀元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于江南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全國增為15道,江西屬江南西道,治洪州,在今南昌市。江西因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
自從西漢以來,鄱陽湖平原和贛江、撫河沿岸谷地農墾逐步興起,南昌、九江開始成為江西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江西境內也逐漸繁衍出一大批世家大族,并形成了顯赫一時的郡望。現在就江西境內的十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江州陳氏:江州陳氏即義門陳氏,是發源于江西德安縣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公元731年,義門先祖定居廬山之麓,公元832年,始祖陳旺因官置產到德安,開啟了家族興旺的大幕。從731年起,這個家族延續了332年不分家的歷史,合居一處的家人達到3900多人,和諧相處,井井有條。
潯陽陶氏: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河南、山東陶姓開始南遷江浙,而原居蘇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贛。后經不斷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眾,子孫昌盛的局面。后世陶姓以丹陽、潯陽為其郡望。
南昌涂氏:涂姓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大禹時期淮河流域的涂山氏國。自晉朝涂欽出鎮豫章,受封新吳侯,家族子孫渡江南遷定居豫章后,其祖孫三代,顯赫輝煌,涂姓成了當地的名門望族,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為涂姓郡望,涂欽也成為為東南涂氏之祖。
豫章羅氏:豫章羅氏是發源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始祖是西漢時期的大將羅珠。羅珠在漢高祖時跟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環城廣種豫章樹,即樟樹,其后世子孫遂被稱為豫章羅氏。
潯陽周氏:西晉永興元年置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省潯陽。周姓的郡望有19個,分別為汝南、廬江、潯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潯陽周氏,以望立堂。
潯陽端木氏:端木氏源出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門生端木賜,即子貢,他能言善辯,還是當時有名的商賈,而且他還在魯、衛、齊等國做過相。因頗受孔子賞識,他也因此名聲大噪,后人一部分以父名為姓,姓端木;一部分以父字為姓,姓貢。故端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端木賜。潯陽端木氏,以望立堂。
豫章湛氏:湛氏族人在唐末五代以后大批南遷,在豫章郡發展成望族,世稱豫章望。豫章湛氏,以望立堂。
潯陽翟氏:翟姓最早源于周代諸侯軒轅氏翟國,軒轅氏翟國后為晉國所滅,國人以翟為氏,稱翟氏。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兩種讀音,居于北方者讀Dí,遷居南方者讀Zhái。魏晉南北朝時,定居于汝南、南陽之翟姓頗為興盛,后經繁衍發展,最后形成了翟姓汝南郡望和南陽郡望。此際,繁衍潯陽的翟氏家族頗為引人注目,潯陽翟氏成為了豫章的名門望族之一。
豫章章氏:齊太公姜尚的支孫封國于鄣,在今山東章丘縣,公元前664年被齊國所滅,子孫去邑旁為章氏。其后章氏宗族主要分布于江西豫章郡,逐漸發展成為名門望族。豫章章氏,以望立堂。
廬陵劉氏:廬陵郡始建于東漢朝興平元年,治所在石陽,三國時期孫吳移治到高昌,在今江西泰和。廬陵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長沙王劉發的后裔。長沙定王之子劉倉,封安成侯,世居今江西吉安。劉倉后裔非常興旺發達,發展成為廬陵望族。廬陵劉氏,以望立堂,亦稱石陽堂、高昌堂、吉州堂。
江西境內的世家大族區域集中相對明顯,他們相互聯姻,盤根錯節,形成了長期壟斷一方權力的局面,而且不斷的提高著彼此世家大族的門檻,終成顯赫一方的門閥。但是像所有的世家大族一樣,隨著科舉制的普及,他們壟斷一方權力的局面被打破,想要繼續先祖的榮光,也只能通過科舉去實現。隨著儒學的普及,他們壟斷學問的最后一個優勢也逐漸消散,先祖的榮光再也無法企及,只能在歷史長河中默默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