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花友和我說:月季不好養,我的月季就春天開好一次花后,其他時間都開不好......
其實月季很好養了,能把月季養S的人很少,大多只是生長狀態不嘉。只要有肥沃疏松透氣的好土加上合適的修剪和施肥,月季便能月月花開。然而,修剪是大多數人所不擅長的,包括我。
家庭種植月季多為大花月季(HT),豐花月季,微型月季。豐花月季和微型月季修剪簡單
弱剪:一般是在花后修剪,按照枝條的長度,修剪到花苞下1~3個芽。
剪:中剪需要修剪掉植株的一半高度,并剪掉細弱的枝條、盲枝。中剪能起到回縮株型的效果,是比較常用的修剪方式。盆栽的苗和一些不耐修剪的品種不合適在整個生長期間每次采用中剪。
更有位日本月季高手
在南方冬季溫暖的地區,月季不休眠的,不合適如此狠的重剪,沒有經歷休眠積累足夠的養分,強剪后不一定能萌發足夠多的健壯枝條,有時甚至會使植株變得更弱。
在南方最低溫度5度以上地區,強剪程度要輕些,保留地面20厘米左右的枝條就好了。強剪時間為春節至立春前這段時間,剪早了,溫度還低,卻還沒低到使月季休眠不萌芽,長出的芽不夠健壯,長勢也差。
剪遲了,月季正是生長旺季,頂端優勢過強,只會在主桿枝條頂端萌發1-2個芽,會使植株細長,不豐滿,開花枝條過少。
并非是每一年都需要強剪,強剪適合用于當植株老化,或者不滿意株型過大過細,需要重新整形時。植株枝條健壯,大都為3年以下枝條,株型滿意的,在立春前進行一次整形的中度修剪即可,并剪掉3年以上老化的枝條。
在冬季之外的整個生長開花期內,我一般采用弱剪和中剪相結合。
我們這里冬季溫暖,月季不休眠,只是生長開花期時間較長,夏季雖然炎熱,但是多為雨天,每逢下雨期間,氣溫涼快,月季芽更旺,如果如果遵照資料來強制夏季休眠,你會發現花苞越掐長得越多。除了秋天
每一茬花,第一朵花開和最后一朵花開都會有時間差,有時會相差一個多星期,等到最后一朵花謝后,而第一朵花謝修剪后萌發的新芽已經很長了,這樣會影響下一茬花開的整齊度。
對于先謝掉的花,我采取弱剪的方式,大都只剪掉花苞,有時枝條太長的就剪掉一兩個芽點,等到最后一朵花謝后,將所有健壯的枝條整形修剪
修剪后要立刻追肥,保證養分的充足供應,月季才會長出更多、健壯的新枝條。
在花后修剪后,我立刻淋上氮肥,晴天時淋水肥,雨天直接撒些尿素顆粒肥。大概一個星期萌發新芽后,就沿著盆壁挖夠埋下購買的有機無機復合肥顆粒,一個25厘米大的盆栽用量約為:15毫升。如果是用雞糞之類的有機肥則是在使用氮肥后的2-3天內在盆里鋪上一層。
我們這里多為雨天,我家的花都是露天擺放
枝條現蕾后不宜再施肥,特別是濃肥,這樣容易使花苞死亡。溫度高的夏季晴天,盡量不要再施肥。如果是能淋到雨的盆栽,在下雨的前一天,施入固肥特別是鋪上一層有機肥有利于陰涼的雨天萌發新芽。
枝條的修剪應該在芽上0.5厘米處修剪,這樣的修剪角度可以避免雨水淋到了芽。剪口距離芽太近,容易損傷到芽,剪得過長的枝條會從頂部發黑壞死而枯縮下去。
開過花后的枝條,花后只摘掉花朵。花后的營養跟不上,或者氣候等其他原因,使得新芽只長出一點點就僵住了。就算頂芽能長成枝條,這樣的芽長成的枝條并不粗壯,有時甚至是盲枝,花后的修剪至少要到第3芽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