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數據庫中心 中醫論壇別名白虎
人參湯、人參
石膏湯、人參虎
白虎湯、白虎化斑湯、化斑湯、人參化斑湯
處方來源《
傷寒論》。
藥物組成
知母6兩,石膏1斤(碎,綿裹),
甘草(炙)2兩,
粳米6合,人參3兩。
加減
功效清熱、益氣、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氣分熱盛,津氣兩傷,身熱而渴,汗出惡寒,脈虛大無力;火熱迫
肺,上消多飲者;服
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傷寒若吐若下后,7-8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渴欲飲水,無表證者;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小兒瘡疹赤黑,出不快,毒盛煩躁者;太陽中暍,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口開,前板齒燥者;傷寒汗吐下后,斑發脈虛;斑已出,如脈洪數,熱甚煩渴者;暑熱脈虛者;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
制備方法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1升,每日3次。
用藥禁忌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2月、3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
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而利;忌
海藻、
菘菜。
臨床應用1.傷寒發熱:從軍王武經病,胎嘔葉,俄為醫者下之,已8-9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行
白虎加人參湯。或云:既吐復下,是里虛矣,白虎可行乎?予曰仲景云:若下后7-8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證相當也。蓋吐者為其熱在
胃脘,而脈致令虛大,三投而愈。
2.
消渴:草廬先生年7旬,病消渴引飲無度,小便白濁,周殫百治,而瘁疲日加焉。舉家以為不愈,先生亦弟囑后事,會先生診之,脈浮滑,舌燥裂,心下硬。曰:可治矣。乃與白虎加人參湯,百余貼全愈,
3.風溫:趙印龍,年近3旬,于孟秋得風溫病。
胃熱氣逆,服藥多
嘔吐,因此屢次延醫服藥,旬余無效。及愚診視,見其周身壯熱,心中亦甚覺熱,5-6日間飲食分毫不進,大便數日未行。間何不少進飲食?自言有時亦思飲食,然一切食物聞之皆臭惡異常。強食之即嘔吐,所以不能食也,診其脈弦長有力,右部微有洪
象,一息五至。證脈相參,知其陽明腑熱已實,又挾沖氣上沖,所以不能進食,服藥亦多嘔也。欲治此證當以清胃之藥為主,而以降沖之藥輔之,則沖氣不上沖,胃氣亦必隨之下降,而嘔吐能止,即可以受藥進食矣。生石膏3兩(搗細),生
赭石1兩(軋細),知母8錢,潞
黨參4錢,粳米3錢,甘草2錢。共煎湯1大碗,分3次溫服。將藥3次服完,嘔吐即止,次日減去赭石,又服1劑,大便通下,熱退強半。至第3日減去石膏1兩,加
玄參6錢,服1劑,脈靜身涼。
藥理作用
各家論述:1.《金匱方衍義》:《內經》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是用力君;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資金為佐也。
2.《傷寒貫珠集》:陽明者,兩陽之交,而津液之府也。邪氣入之,足以增熱氣而耗津液,是以大煩渴不解。方用不膏辛甘大寒,一直清胃熱為君;而以知母之咸寒佐之;人參、甘草、粳米之甘,則以之救津液之虛,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蓋取金氣澈熱之義云耳。
3.《古方選注》:陽明熱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參者,何也?石膏辛寒,僅能散表熱;知母甘苦僅能降里熱;甘草、粳米僅能載藥留于中焦。若胃經熱久傷氣,氣虛不能生津者,必須人參養正回津,而后白虎湯乃能清化除燥。
4.《衷中參西》:白虎湯中加人參、不但能生津液,且能補助氣分以助津液上潮,是以能立見其功也。白虎加人參湯所主之證,或渴,或煩,或舌干,固由內陷之熱邪所傷,實亦由其人真陰虧損也。人參補氣之藥非滋陰之藥,而加于白虎湯中,實能干邪火熾盛之時立復其陰,此中蓋有化合之妙也。凡遇其人脈數或弦硬,或年過五旬,或在勞心勞力之余,或其人身形素羸弱,即非在汗吐下后,渴而心煩者,當用白虎湯時,皆宜加人參、此立腳于不敗之地,戰則必勝之師也。
備注白虎人參湯(《金匱》卷上)、人參石膏湯(《袖珍》卷三引《圣惠》)、人參白虎湯(《玉機微義》卷九引《局方》)、白虎化斑湯(《衛生總微》卷八)、化斑湯(《丹溪心法》卷二)、人參化斑湯(《回春》卷三)。
白虎加人參湯
目錄
“白虎加人參湯”在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白虎加人參湯”在《傷寒論》知母(三錢) 石膏(五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半)
【功能主治】 治傷寒發斑,口燥煩渴。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粳米一百粒,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頁首人參白虎湯(《玉機微義》卷九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知母18克 石膏30~45克(碎,綿裹)
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參9克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益氣生津。傷寒或溫病,里熱盛而氣陰不足,發熱,煩渴,口舌干燥,汗多,脈大無力;暑病津氣兩傷,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備注】 本方所治為氣分熱盛而津氣不足之證,故在白虎湯清熱生津的基礎上,加
人參以益氣生津。張錫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