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磨湯,大家對他的認識大多是調理腸胃,但它的功效遠遠不僅于此,只是你從來都不清楚而已。
照例我們來看看四磨湯的成分組成:
人參、沉香、檳榔、天臺烏藥
現在我們通常使用的方子用木香,枳殼代替人參,并且去掉了沉香,這個藥方與其他的藥方不太相同,四種藥等量分配,互為君臣。
所以我們現在多用的四磨湯的成分是:木香、枳殼、檳榔、烏藥四味藥。
1、檳榔、烏藥用于理氣,幫助身體氣機的運行。
2、檳榔降氣,使胸中之氣下行。
3、烏藥順氣,舉個例子就是身體的氣息是有自己的運行規律的,他只起一個助推的作用。
4、木香,枳殼用來消積,積是什么?一般指的是沉積在腸胃中的積滯。
【四磨湯的五大功效】
1、嬰幼兒乳食內滯癥:
幼兒肚子脹,肚子痛,啼哭不停。因為積食導致的身體發熱,不出汗或者出汗很少,經常口渴,可以使用四磨湯來調理,消食導瀉
2、氣息不順:
胸腹脹痛,胸腹脹悶,心胃氣痛,可以使用四磨湯。
3、喘證:
氣急、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氣不夠用,氣喘痰濃,吐痰苦難等等,可以使用四磨湯。
4、消化不良:
便溏或便秘,腹痛腸鳴,大便臭如敗卵,瀉后痛減,脘腹脹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苔垢濁或厚膩,脈滑,用四磨湯消食導滯后泄瀉即止。
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若情志不遂,或惱怒傷肝,或突然遭受強烈的精神刺激等均可能導致肝失疏泄,氣機不暢,甚而累及他臟,如肝氣郁結,橫逆胸膈之間,則胸膈脹悶,若上犯于肺,肺氣上逆,則上氣喘急,若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則心下痞滿,不思飲食。本證肝、肺、胃同病,氣滯與氣逆相兼,但以肝郁氣滯為本,肺胃氣逆為標。
但是話說回來,病機是多變和錯綜復雜的,藥的藥效也不是單一和一層不變的,在對待癥狀的時候,必須遵循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五行相生相克,一臟失衡,則其余五臟皆失守,身體諸多表癥皆發于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郁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濕熱郁結,痰濕不化,肝氣郁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等五臟相關癥狀,調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