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人很會投胎,成為名流富翁子女,一生吃喝不愁。可哪怕生在富貴窩里,也有富家子女最后卻以悲慘結局收場,比如古時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最后對于權利傾軋已感到厭倦,因此自盡上吊離世。事實上,歷史上的太平公主確實是自盡而死,可她是被唐玄宗賜死在家中,被迫自盡而死的。這是為何呢,為什么在父母兄長的保護下,太平公主依然逃不過慘烈的下場。說到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第一任駙馬,薛紹。
天真無邪的金枝玉葉
2019年12月17日,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考古隊發掘出了一座大型唐代墓葬,通過其墓志,眾人認出了這是薛紹的墓葬。
如果大家看過《大明宮詞》,大概會對薛紹有些印象,他是太平公主的駙馬,亦是使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從最初的天真無邪變為渴慕權勢的原因。
大約在公元665年,太平公主出生。她的母親武則天一生育有四子兩女,其中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武則天在不惑之年誕下這個小女兒,因她長女早夭,這個小女兒便格外得武則天的寵愛。
就在太平公主容貌漸漸長開時,有一天,她穿上男裝跑到唐高宗與武則天面前翩翩起舞。高宗武則天看后大笑問:“兒不為武官,何遽爾?” 你不做武官,為何這樣打扮呢?太平答道,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
高宗聞言便知其意,明白小女兒這是想要一個駙馬,于是選擇妹妹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尚公主。
這時的太平公主依然天真無邪,她一直生活在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羽翼下。作為最受寵愛的小公主,她還沒有意識到權利政治傾軋是什么樣子的。在她嫁給薛紹后,也只是一心一意與薛紹過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好景不長,在薛紹的兄長薛顗(yi,三聲)卷進唐宗室李沖的謀反事件后,薛紹再也無法置身事外,與太平公主幸福的生活下去了。
有男寵的太平公主
據《資治通鑒》記載,薛顗參與了謀反,可薛紹沒有參與其中,可惜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嫁錯了人,因此杖責薛紹一百,然后將薛紹投入監獄之中。
薛紹是餓死在監獄之中的。在他遭受無妄之災時,太平公主還懷有身孕。這一切的改變對于太平公主來說,或許無法承受。武則天則為了安慰女兒,打破了唐朝公主食戶三百五十戶的慣例,破例提加她的封戶至一千二百戶。可即使武則天這樣做,也換不回曾經天真無邪的小公主了。
在太平公主第二次婚姻,嫁予武攸暨之時,她變了。她用痛徹心扉的遭遇換來了對政治殘酷的認知。她開始變得如武則天一樣,想要權勢。
《新唐書》有言,“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天后常謂‘類我’”。這是說太平公主喜歡玩弄權勢,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很像她。然而,其實在太平公主的第一段婚姻時光中,沒有史料記載太平公主熱衷于權利。只是在薛紹離去后,她或許才明白有了權利,才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從此,開啟了她爭權奪利的道路。
在與武攸暨的婚姻中,她大肆養男寵,與朝臣通奸。后來還向自己的母親獻上男寵,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歸根到底,太平公主嫁予武攸暨是政治聯姻,沒有上一段婚姻那么純粹。既然沒有了愛情,那么就醉心于權勢也未嘗不可呀!或許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太平公主迎來了她事業的頂峰。
鎮國太平公主的政治之路
試想如果母親是皇帝,兄長也是皇帝,那么作為公主,參與朝堂政事是否會損傷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看太平公主的事跡就知道了。可如果是侄子登基呢?
在武則天朝代時,無論如何作為武則天的小女兒,女帝都沒有傷害太平(殺害薛紹之事,武則天認為他配不上太平,認為自己做的是為太平公主好)。況且,那時武則天還在,因此雖然太平公主參與了朝政,但行事還算收斂。
然而在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遜位于太子李顯時,因其參與誅殺武則天二張男寵有功,而后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這是她事業達到頂端的開始。
兄長即位后,非常敬重自己的妹妹,甚至專門下過詔,免了她向當時的皇太子李重俊與長寧公主等人的行禮,可想而知,太平公主當時是多么風光無限。
哪怕在唐中宗李顯被安樂公主與韋后毒死后,繼位的相王李旦即唐睿宗,也依然與妹妹商量政事,問詢妹妹的意見。這時,太平公主已達到事業的頂峰,她因參與誅殺韋氏有功,封戶已達到一萬戶,太平之后,再沒有公主能做到這樣一番事業。太平公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可惜,在與侄子李隆基的斗法中,她失敗了。太平公主的權勢在睿宗朝代時,甚至超過了唐睿宗李旦。或許因為武則天的關系,睿宗對這個妹妹涉及政治一事容忍度很高,然而他的繼任者太子李隆基卻不是這么想的。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一開始太平公主沒有把這個年輕的太子放在眼里,可后來在李隆基顯露出才華后,太平公主又害怕太子的英明果斷,因此處處監視太子。
這就令太子非常不安,甚至他可能還害怕在自己登基后,太平公主依然把持朝政,于是兩人的政治斗爭越發尖銳。
在睿宗禪位后,太平公主也依然仰仗著太上皇,擁有權勢。朝中七位宰相,五位出自于她的門下。后來,在先天政變后,太平公主眾多黨羽被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也被賜死在家中,哪怕唐睿宗向兒子請求繞過妹妹,也被李隆基拒絕了。一代女驕,終究喪生于宮廷政變中。
提及政變的失敗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也向著自己表哥,李隆基。薛崇簡幾次三番規勸他的母親,這意味他打從心底是傾向于自己的表哥,李隆基。或許在那場政變中,薛崇簡在關鍵時刻還幫助了表哥一把,也未可知。
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公主事敗,兒女俱受牽連,惟崇簡幸免,復官爵,賜姓李,視同宗親。” 在太平失敗后,她的兒女都受到了牽連,唯有薛崇簡幸免于難,而后又被賜了國姓。
太平公主的時代終究還是過去了。這之后再沒有朝代能令如武則天,如太平公主那樣能直接干涉朝政。后面的朝代還把女性困在內宅,用禮教教條束縛婦女的內心,就為了不再出現武周之時那樣的女子。也因此,再沒有那些聰慧絕倫的女子出現在朝廷內,這真是惋惜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