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宮腔妊娠
我站于1998年1月以來用1%利凡諾引產,取得很好效果。現將200例臨床觀察總結如下。
1 適應證及操作方法
凡正常宮腔妊娠l6周以上,要求終止妊娠,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正常者均可應用。其操作方法如一般常規,穿刺次數不宜超過2次,如失敗隔日再行穿刺。
2 臨床資料分析
2.1 成功率 200例中,中期妊娠180例(16~24周)、晚期妊娠(24~28周)20例均為一次引產成功。
2.2 胎兒排出時間 胎兒排出時間是由藥物注入羊膜腔內到胎兒娩出。200例中最短時間19h30min,最長為112h20min,平均為42h余。其中中期妊娠初產婦為80例,平均為44h余;經產婦為100例,平均為32h余,晚期妊娠平均為39h。
2.3 出血量 最少20ml,最多500ml,平均為100ml。
2.4 胎盤胎膜殘留及清宮數 因為出血多,考慮有胎盤或胎膜殘留,行清宮者8例,占4.1%,與一般報道50%左右清宮相差甚多。
2.5 胎兒情況 200例中除5例原為死胎外,分娩之胎兒均為死胎。
2.6 副反應 注藥后,無任何不適感覺,活動自如,食欲如常,無明顯體溫升高,個別患者體溫在37.3℃左右,200例中無過敏反應,感染無軟產道損傷。
2.7 并發情況 200例中,有合并癥者13例,其中風濕性心臟病,心臟功能3級4例,合并子宮肌瘤1例 (孕24周),并發產前子癇2例,并發急性傳染性肝炎3例,并發急性腎炎3例,無1例死亡。
3 討論
3.1 引產機制問題 利凡諾是一種嘌呤類衍生物,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刺激子宮強收縮。國內研究,經動物離體子宮實驗發現,利凡諾并不直接引起子宮收縮,而是刺激機體產生某種介質,間接引起子宮收縮。另外,高濃度的利凡諾在羊水中被胎兒大量吸收,引起中毒死亡。
3.2 用藥劑量 1%濃度10ml即100mg量的利凡諾是安全的,效果可靠。病例中有1例妊娠28周患急性傳染性肝炎,死胎,肝功檢查轉氨酶高,在積極保肝治療下,引產成功后復查肝功無加劇。另風心病、心功能3級,產前子癇腎功能差,均引產成功,說明100mg是安全量。
3.3 輔助用藥問題 有的醫院(如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及教科書中指出,術前常規應用已烯雌酚4mg,每天3次,3天,以增強子宮敏感性,本文200例中均未應用,引產效果也很好;大劑量服用已烯雌酚,部分患者藥物反應大,建議不用。
3.4 出血及清宮問題 利凡諾引產合并癥的出血,而出血則為引產時胎盤殘留引起。
方法及內容
1、受術者取平臥位,腹部常規消毒、鋪無菌巾。
2、選擇子宮底到恥骨聯合中線的中點,觸之囊性感最顯著處為穿刺點,或以宮底下方二橫指與正中線旁開二橫指的交點為穿刺點,也可在B超下作羊水定位穿刺。
3、穿刺方法,在局麻下用7-9號腰椎穿刺針接在注射器上垂直刺入腹壁,經過宮壁進入羊水腔(有落空感),再繼續進針0.5-1.0cm,用注射器回抽見有羊水,證實針頭已進入羊膜腔內。
4、換上裝有藥液的注射器,抽取少許羊水與藥液混合,再將藥物慢慢注入羊膜腔內,快速拔出針頭,穿刺部位用紗布壓迫,膠布固定。
操作后管理
1、嚴密觀察體溫、宮縮情況。
2、如第一次羊膜腔內注射藥物不成功,須待72h后再作第2次注射。
3、詳細觀察注藥后的反應,一般注藥后24h內即可出現宮縮,要注意宮縮的強度及宮頸擴張情況。
4、胎兒排出前,外陰常規消毒,鋪無菌巾。當胎兒排出后,如經1/2h胎盤尚未排出,可肌注催產素10U,如仍不能排出,可行鉗夾術。
5、胎盤娩出后,應仔細檢查是否完整,如疑有胎盤、胎膜殘留或有活動性出血時,須立即清理宮腔,并仔細檢查產道有無裂傷,以便及時縫合。
6、詳細填寫引產記錄,包括胎兒身長,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出血量多少,血壓等。
7、按產褥期常規處理,并予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