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想說愛你不容易
“美酒飄香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這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蹲>聘琛分谐模f明酒已滲透于人民生活和文化之中,倍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中國自古便是一個酒的國度,逢年過節(jié),迎來送往都要飲酒。我們的古人正月十五觀元宵燈會時要喝酒助興;五月初五要喝雄黃酒;九月重陽要飲菊花酒;八月中秋,賞月更要飲酒。
中國的文化史,也與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飲酒吟誦、借酒明志,留下佳作無數(shù)。酒也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不凡壯舉,賜予了中國文化濃厚的生活氣息。酒與詩、詞、音樂、書法、美術(shù)、影視等相融相興。《詩經(jīng)》便是中國詩酒文化的濫觴,全書305篇,涉及到酒,寫人們飲酒,寫飲酒時的心情的竟達到48篇,占總篇幅的15.7%。例如:《泉水》、《《晨風》、《七月》、《鹿鳴》、《伐木》、《豐年》等。詩酒風流,詩酒結(jié)緣的源頭,酒融入詩歌,詩中溢著酒香;酒在詩中奔流,詩歌一開始就漾著酒濃濃香氣,源遠流長,千古不絕!因酒而獲得藝術(shù)的自由狀態(tài),為中國的藝術(shù)家獲得了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作《酒德頌》“兀然而醉,豁爾而醒。”“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的《將進酒》,蘇軾的《和陶淵明〈飲酒〉》。南宋政治詩人張元年說:“雨后飛花知底數(shù),醉來贏得自由身。”酒醉而成傳世詩作,這樣的例子在中國詩史中俯拾皆是。
不僅為詩如是,在繪畫和中國文化特有的藝術(shù)書法中,酒神的精靈更是活潑萬端。畫家中,鄭板橋的字畫要求者拿狗肉與美酒款待,在鄭板橋的醉意中求字畫者即可如愿。“吳帶當風”的畫圣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后為畫,揮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書圣”王羲之曲水流觴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shù)十本,終不能及之”。草圣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于是有其“揮毫落紙如云煙”的《古詩四帖》。
不只文人雅士,坊里民間,市井之中,酒也無處不在。滿月酒、生日酒、訂婚酒、接風酒、餞行酒、慶功酒、團圓酒……還有名目繁多的往來酒、答謝宴、節(jié)日酒、宴會酒。至于敬酒、勸酒、祝酒、行酒,酒趣、酒話、酒令,已成為各種禮儀、交際交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禮節(jié)。幾乎是事事不離酒,無酒不成禮。
綿長的酒文化,已經(jīng)流進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流進人們的文化精神深處。可以說:酒是文化的物質(zhì)載體,文化是酒的內(nèi)在魂魄。但是,酗酒過度、酩酊大醉而一命嗚呼者也時常見諸報端,如:一則“某地原房管局長同縣委領(lǐng)導在一起喝酒時被喝死”的消息被網(wǎng)友吵得沸沸揚揚。就是我們的身邊也不乏如此“犧牲”者。而更多的是常年喝酒(暴飲暴食)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腫瘤高發(fā)┄┄那么美酒對于我們生命、生活是有益抑或是毒藥呢?讓我們揭開美酒的美麗面紗來看個究竟。
酒的起源
中國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在舊石器時代,民間有“猿猴造酒的傳說”的傳說。《粵西偶記》中,就有一段“猿酒”的記載。說明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fā)酵而成的。大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已經(jīng)開始了。發(fā)明酒者,一說是儀逖,又說是杜康,總之是無可稽考。早初酒應是果酒和米酒,釀酒工藝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有確鑿證據(jù)的是南宋就開始了酒的蒸餾,也就是有了現(xiàn)代意義上喝的白酒了。
酒的組成
酒是多種化學成分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還有水和眾多的化學物質(zhì)。這些化學物質(zhì)可分為甲醇(毒性很大,會頭暈、頭痛、耳鳴、視力模糊)、醛類(醛類中甲醛的毒性最大,飲含量10克的甲醛即可使人致死。其次是乙醛和糠醛。經(jīng)常喝乙醛含量高的酒,容易產(chǎn)生酒癮。乙醛毒性相當于乙醇的83倍。)、雜醇油(它是一種有害物質(zhì),含量過高,對人體有害,能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充血,使人頭痛、頭暈。喝酒上頭,主要是雜醇油的作用。它在人體內(nèi)氧化慢,停留時間長,容易引起惡醉。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和污染物:鉛、多環(huán)芳烴、黃曲霉毒素、亞硝胺等類型。決定酒的質(zhì)量的成分往往含量很低,但種類卻非常多,這些成分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酒精的吸收、代謝與能量平衡
A. 酒精在體內(nèi)的過程
a. 胃和小腸上段迅速吸收:胃吸收占30%,小腸上段占70%。b. 吸收的乙醇90%-98%在肝臟中進行代謝,人類血中乙醇清除率為100-200mg/h·kg。c.2%-10%經(jīng)腎和肺排出體外。
B.酒精代謝途徑
a.乙醇脫氫酶(ADH)途徑:a)小劑量攝入時,利用NADPH(還原型輔酶Ⅱ)的還原當量產(chǎn)生ATP;b)乙醛脫氫酶(ALDH):Ⅰ型為NAD依賴性的低Km酶,全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乙醛大部分在線粒體內(nèi)被其氧化;Ⅱ型為高Km酶,分布在線粒體及微粒體中;ALDH的基因型-正常純合子、無活性型純合子和兩者的雜合子,后兩種基因型均可檢測出ALDH活性缺乏,東方人三種基因型的分布比例是45:10:45。
b.微粒體乙醇氧化系統(tǒng)(MEOS)
a)發(fā)生非磷酸化的氧化,不產(chǎn)生ATP,不被人體利用。b)大量攝入時。c)不存在調(diào)節(jié)乙醇氧化速度的特殊的反饋機制
d)長期飲酒對MEOS系統(tǒng)可明顯產(chǎn)生誘導。
C.酒精代謝對機體的影響
a.NADH/NAD+上升:a)乙醇氧化過程中NAD+被還原為NADH。
b)肝臟中乳酸的利用降低。c)丙酮酸被增多的NADH還原成乳酸,導致乳酸性酸中毒。d)酸中毒引起腎排泄尿酸障礙,導致高尿酸血癥。
b.乙醛的毒性:a)引起肝細胞線粒體損傷。b)抑制腦內(nèi)胺代謝、線粒體呼吸功能、心肌蛋白質(zhì)合成。c)醇性心肌病—使內(nèi)源性兒茶酚胺釋放的刺激交感神經(jīng)樣作用。d)對肝和腦的CoA活性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e)抑制腦內(nèi)Na+、K+-ATP酶。
f)乙醛與戒酒、醉酒:可能是戒酒硫引起中毒作用的原因;引起酒癮發(fā)病—與兒茶酚胺縮合成與嗎啡生物堿的前身物質(zhì)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的四氫異喹啉;使5-羥色胺代謝發(fā)生障礙,產(chǎn)生具有幻覺作用的四氫-β-咔啉,引起酒后精神障礙。
g) 造成慢性飲酒者維生素B6缺乏癥的重要成因
h) L-抗壞血酸、L-半胱氨酸等可防止乙醛對ATP酶的抑制作用。
c.對血糖的影響:a)飲酒后血糖有降低傾向;b)健康人在較長時間(48-72h)饑餓狀態(tài)下給予乙醇能發(fā)生顯著的低血糖:NADH增高導致丙酮酸氧化性脫羧、脂肪酸氧化、三羧酸循環(huán)等過程發(fā)生障礙;饑餓狀態(tài)下攝取乙醇時糖異生過程發(fā)生障礙;攝取乙醇時進食不足,造成肝糖原儲備降低。
d.影響氨基酸代謝:a)動物血中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活性增高;b)嗜酒者血清谷氨酸脫氫酶(線粒體酶)活性顯著上升。
e.影響維生素D代謝:a)血清25-OH-D3減低:維生素攝取不足、乙醇作用于腸道引起吸收障礙、肝中25-羥化作用降低。
f.影響電解質(zhì)平衡:a)飲酒后利尿作用增強,伴脫水癥狀,電解質(zhì)因脫水而濃縮—抑制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b)血液pH降低、重碳酸鹽減少,有酸中毒傾向—乙醇代謝引起乳酸、乙酸、酮體等增加。
g.影響藥物代謝:a)藥物反應加重—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服用鎮(zhèn)靜劑和安眠藥可見到敏感反應,有時會產(chǎn)生重度中毒癥狀;慢性飲酒者對鎮(zhèn)靜劑呈抗藥性,麻醉劑的效果亦較難出現(xiàn),增強CCl4毒性;慢性飲酒者服用乙酰氨基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b)機理:與藥物競爭共同的氧化系統(tǒng)細胞色素P450;大量乙醇可抑制藥物代謝酶活性。
C.酒精供能:乙醇能量值7.1kcal/g,相當于脂肪的供熱量,明顯地高于糖類、蛋白質(zhì)的產(chǎn)熱量。
a.對能量平衡的影響:a)經(jīng)常飲酒者每日熱量的10%可能由乙醇提供;b)重度飲酒者每日熱量的50%可能由乙醇提供。
b.日常膳食加入少量酒精可引起體重增加:a)增加值小于等熱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b)引起增加食物攝入量,尤其是脂肪類食物。
酒精代謝的特點
A.在中間代謝中有絕對優(yōu)先權(quán);B.不存在反饋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C.不同的酒精清除系統(tǒng)均對其它能量底物和必需營養(yǎng)素代謝途徑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造成干擾.
酒精攝入與營養(yǎng)素缺乏
A.長期酗酒與維生素A:a.膽汁和胰液分泌減少,影響吸收;
b.肝中損耗加快,肝中水平下降:a)誘導促進代謝的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依賴性酶系統(tǒng)(苯巴比妥亦可以);b)誘導將視黃醇轉(zhuǎn)移到視網(wǎng)膜的微粒體NAD+依賴性酶系統(tǒng)。
c.維生素A補充:a)酒精會增強VA的肝毒性;b)β-胡蘿卜素與酒精合用也可能出現(xiàn)毒性作用;c)機理:視黃醇和酒精均由乙醇脫氫酶代謝;視黃酸在長期飲酒后增高,它可被細胞色素P4502E1降解,引起細胞增生能力的增強和細胞分化能力的喪失。
B.飲酒與維生素D
a.急性飲酒:a)不影響VD代謝;b)可引發(fā)短暫的甲狀旁腺機能減退,導致尿鈣過高,血鈣降低;c)導致骨鈣素γ-羥化減少,影響骨質(zhì)形成。
b.長期飲酒:a)膳食攝入減少和吸收不良;b)排泄增加;c)誘導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tǒng),對VD及其代謝產(chǎn)物的降解增加;d)日光暴露過少;e)VD降低不利于肝組織再生,對應激代償性肝接觸抗原反應性降低,改變對感染的反應。
C.維生素E
a.降解加快:a)繼發(fā)于自由基引起肝α-生育醌生成顯著增加;b)改變α-和γ-生育酚在肝內(nèi)和肝外的分布。
b.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受損,脂質(zhì)過氧化增加:a)Vc、GSH(谷胱甘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Se(硒)也明顯下降;c.補充VE對酒精性肝病無治療作用。
D.B族維生素
a.硫胺素(維生素B1):a)酗酒者80%缺乏—攝入不足和排泄增加;吸收過程對酒精非常敏感(一次性飲酒即可抑制吸收);影響VB1中間代謝,引起需要量增加。
肝功能減退,VB1焦磷酸脂酶缺乏,無法轉(zhuǎn)化為活性形式
引起鎂缺乏,鎂是活化必需元素
b)飲酒能直接影響大腦VB1代謝,引起酒精性腦病。
b. 核黃素(維生素B2)
a) 酗酒者50%缺乏,與肝病嚴重程度無關(guān)—攝入量低;b)生物利用率下降— 直接減弱食物中FAD(活性型維生素B2)在消化道的水解、抑制各種FAD或FMN(核黃素單核苷酸)依賴酶的活性;c)僅表現(xiàn)單一缺乏者較少見。
c.尼克酸(維生素B5)
a)重度飲酒者出現(xiàn)缺乏,與肝病嚴重程度相關(guān)—攝入低、肝儲量下降、需要量增加;肝轉(zhuǎn)化NAD和NADP能力減弱;因VB6、VB2、Zn缺乏,Trp(tryptophan 色氨酸-必需氨基酸。)轉(zhuǎn)化效率降低(Trp代謝改變與酒精偏好和成癮有一定關(guān)系);b) 典型缺乏癥狀是糙皮病。
d. 維生素B6
a) 長期或重度飲酒者出現(xiàn)缺乏—攝入低、排泄增加;活化減弱,PLP水平降低且活性減弱;乙醛加速細胞間PLP降解。
b) 缺乏癥狀表現(xiàn)在皮膚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眼、鼻、口脂溢樣損害,伴有舌炎和口腔炎;周圍神經(jīng)炎,伴有滑液腫脹和觸痛(腕管炎);高半胱氨酸血癥、黃尿酸血癥,偶見小細胞貧血。
e. 維生素B12
a) 長期飲酒者也少見缺乏;b) 長期飲酒可導致吸收受阻
– 胃內(nèi)自由基改變內(nèi)因子。
f. 葉酸
a) 酗酒者體內(nèi)水平降低:飲用啤酒者高于白酒或葡萄酒;– 肝儲留能力下降;超氧化物促進葉酸清除
b) 酒精性葉酸缺乏:引起尿嘧啶錯誤嵌入DNA,導致染色體斷裂,干擾DNA甲基化-癌癥、心血管疾病、智障性疾病
– HHE
E. 維生素C
a. 重度飲酒者是壞血病的高危人群:a)血漿和白細胞Vc水平低;b) 攝入嚴重不足;c) 急性飲酒尿中排泄增加。b. Vc可降低酒精的細胞毒性作用。
F.鎂
a. 體內(nèi)水平下降:a) 過量飲酒常見血清鎂缺乏;b) 組織鎂降低,心肌尤其明顯,導致心律紊亂、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
b. 鎂參與細胞膜完整性,利于保護肝細胞膜免受酒精損害—與酗酒并發(fā)中風、癌癥、心衰等相關(guān)。
G. 鋅
a. 長期飲酒血清、肝中水平下降:a)攝入減少、吸收減少、排泄增加;b)肝功能受損,蛋白質(zhì)載體結(jié)合鋅分布改變——肝硬化者與白蛋白結(jié)合的鋅更少。
b. 鋅缺乏增加酒精毒性:乙醇脫氫酶是含4個鋅原子的金屬酶。
c. 酗酒者鋅缺乏的臨床表現(xiàn):a) 味覺和嗅覺異常;b) 性機能減退、不育;c) 暗適應能力減退—鋅引起VA代謝改變,參與RBP(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生成和視黃醇向視網(wǎng)膜轉(zhuǎn)移。
H. 硒
a. 過量飲酒者血清、紅細胞、白細胞水平下降-下降程度取決于肝損害程度。
b. 酗酒者肝硒儲存量遠低于其他疾病患者:a)肝脂質(zhì)過氧化增高;b) 可能是促成酒精性肝病的發(fā)病基礎之一。
酒精與疾病
A. 心血管疾病
a. 慕尼黑啤酒心臟—酒精性心臟病
a) 表現(xiàn):飲酒的德國人心臟明顯變大(1884);心輸出率降低、氧代謝量降低、冠脈流量減少;影響左心室功能、心肌超微結(jié)構(gòu)和心肌細胞代謝。
b) 機制:心臟蛋白質(zhì)合成受阻,細胞器結(jié)構(gòu)不完整,膜上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直接攻擊心肌細胞,損害超微結(jié)構(gòu)。
b. 適量飲酒對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機制:a)對脂蛋白合成的影響(適量飲酒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過量飲酒增加膽固醇的含量);b)改變二十烷酸的代謝;c) 減少血栓素和血小板的粘附性;d)果酒中含有抗氧化成分。
B. 肝臟疾病
a. 乙醇性脂肪肝:a) 是最早和可逆階段,可因戒酒而消退;
b) 短期持續(xù)中等量飲酒即可發(fā)生,乙醇中毒者發(fā)生率可達70%-80%;c) 形成機制——由乙醇代謝亢進引起的代謝紊亂:一次大量攝入乙醇,通過兒茶酚胺作用引起儲存脂肪動員,伴有高脂血癥;慢性攝取時,NADH/NAD+上升,磷酸二羥丙酮向α-磷酸甘油的轉(zhuǎn)化增加,有利于肝內(nèi)甘油三酯大量合成;NADH增加,NAD+減少,導致三羧酸循環(huán)及脂肪酸的氧化被抑制,肝中脂肪酸氧化降低;大量攝取乙醇時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減少。
b. 酒精性肝炎
a) 以肝細胞壞死為主要變化,伴有透明小體形成。
b) 可能的機制:乙醇性肝損傷使蛋白貯留和蛋白分泌發(fā)生障礙;線粒體與內(nèi)質(zhì)網(wǎng)的損傷
乙醇及乙醛均作用于線粒體
長期攝入乙醇后MEOS代謝增加,內(nèi)質(zhì)網(wǎng)內(nèi)乙醛產(chǎn)生增加;–乙醇在微粒體氧化時,氧自由基使脂質(zhì)過氧化,導致肝中還原型谷胱甘肽減少和過氧化脂質(zhì)增加;乙醇引起的代謝亢進狀態(tài)造成耗氧量增加;乙醇性肝損傷時,會出現(xiàn)IgA增多、白細胞粘著能力降低等免疫功能異常.
c. 酒精性肝硬化
a) 酒精性肝炎的后果;b)大量飲酒10年后發(fā)生。
c. 機制
– 誘發(fā)FA(脂肪酸)和TG合成增加;FA氧化作用降低。
d. 肝性腦病:氨無法轉(zhuǎn)變?yōu)槟蛩兀鄙弋a(chǎn)生中樞神經(jīng)毒性。
C. 出生缺陷
a. 胎兒酒精綜合癥(Fetal Alcohol Syndrome,FAS)
a) 身體畸形和智力發(fā)育障礙的總稱:顱面形態(tài)異常、神經(jīng)管畸形、小頭畸形、心臟畸形;胚胎生長發(fā)育不良、智力發(fā)育遲緩。
b) 美國發(fā)生率0.22%、其他國家0.19%
c) 與母親飲酒的關(guān)系:慢性成癮者30%的子代患有輕、中、重度先天畸形;酗酒者50%-90%的子代患FAS;56
b. 酒精可能的致畸機制:a) 酒精直接的毒性作用;b) 人體酒精代謝酶的基因多態(tài)性;c)某些重要營養(yǎng)素缺乏;d) FAS動物腦內(nèi)蛋白質(zhì)合成受到抑制。
D. 癌癥
a. 流行病學:a) 丹麥釀酒工人(>
b. 酒精與癌癥的關(guān)系:a) 損傷消化道粘膜,擴張血管,溶解粘膜表面蛋白,致癌物更易吸收;b)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降低解毒功能、與致癌物產(chǎn)生聯(lián)合作用;c)抑制免疫功能,加速致癌物活化;d)酒精飲料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和污染物—雜醇油、多環(huán)芳烴、黃曲霉毒素、亞硝胺等。
c. 酒精可能是促癌物或輔助促癌物:a)DNA加合物形成;
b) 干擾DNA甲基化作用;c) 抑制DNA修復酶;d) 干擾致癌和抑癌基因及其編碼蛋白的表達;e)產(chǎn)生自由基;f) 產(chǎn)生細胞毒性;g) 降低肝解毒功能……
飲酒的適度
酒早就融入到大家的生活與文化中,已經(jīng)密不可分了。了解了酒精代謝與疾病,知道了過量酒精的危害,那么我們怎樣飲酒、喝多少酒才有益于健康呢
筆者以為從感覺上飲酒有三境界(三階段),即“悠悠然、飄飄然(醺醺然)、不知其所以然”,這與飲酒的方法、速度、總量和酒量有關(guān)。飲酒后處于哪個階段,取決于血液中乙醇的濃度。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悠悠然、醺醺然);而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步態(tài)蹣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達到了0.7%(單次飲酒致死量為乙醇250~500g),人就會死亡。對于乙醇的承受力,人與人的差異很大。這是由于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
有的科學家提出酒精安全量(有益量)為每公斤體重每日不超過1ml,以體重
“幽人清事總在自適,故酒以不勸為歡……若一牽文泥跡,便落塵世苦海矣!”—《菜根譚》。像這樣飲酒當然是愜意的,三五好友,心有靈犀,淡然一笑,“花看半開,酒飲微醺”,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可我們不是“幽人清事”而是“俗人俗事”,有些應酬的酒喝起來是無奈的,有時難免有酒至酩酊的不堪。曹操的感慨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酒不能解憂,只是令人在由興奮到麻醉的過程中暫時忘懷一切。即劉伶所謂“無息無慮,其樂陶陶”。可是酒醒之后呢?只能是以酒澆愁愁更愁,愁時醉酒更傷身。
酒桌之上有時只有喝與不喝之分,無喝多喝少之分。早喝早醉,晚喝晚醉,早晚都醉。這種酒場多半酩酊大醉而已,酗酒是痼疾不歸路。實際上酒不是非喝不可的,與其說是說服不了別人,道不如說是說服不了自己而已(不夠超脫)。適量飲酒、健康飲酒只有從自己做起。自己的健康自己管理,自己喝酒自己把握。“酒之趣,在于雅”,飲酒貴在有“度”,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介于悠悠然、醺醺然之間可也。
美酒,想說愛你不容易,為了你的健康請少飲酒、適量飲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