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事物的恐懼,其實來自對事物的不確定性。而正是有了這種不確定性,才讓結果產生不同,擁有期待感。
大家都在說“演講口才“,那“演講”與“口才”有什么區別呢?很多同學不知道這兩者有什么不同。
首先從兩個詞的性質上來說,“演講”它是一個動詞;而“口才”它是一個名詞。“演講”它是一種語言表達的形式,“口才”是所有語言表達形式的總合。所以說,演講是口才的最高層次。
在數年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口才分為七個層次:
第一:表達能力,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語言、表情、動作,清晰地呈現出來;
第二:溝通能力,是指一個人通過表達、聆聽、設計、讓對方接收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第三:說服能力,是指一個人通過溝通,進一步影響對方,有目的讓雙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第四:銷售能力,是指有目的影響對方,同時讓雙方接受并產生行動。
第五:談判能力,是指談判人員通過思維、觀察、反應、表達,達成目的一致;
第六:人際關系,在陌生場合,快速達成心理傾向,拉近距離的能力;
第七:公眾演說,在公眾場合一對多的高效溝通達成一致的能力。
不難看出,這七個層次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所以想要有好的公眾演說能力,就必須具備口才的各項層次技能。同時也是我們需要克服,提升的重要方向。
如何讓我們的口才達到一定的水平呢。一個小的標準: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情。具備了這五點,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口才不錯。那么,好的口才是如何練出來的呢?
首先,是心態的訓練,給到大家三種訓練方式:
1、自我暗示。每天早上起床,在心里默念:我是最自信的人,我有好的演講能力,舞臺就在我腳下,我可以大聲表達;自信是自我本身的內功,成與敗都是在自己,所以要經常暗示自己,提醒自己不要自卑,相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認可自己的優點。
2、鏡像訓練。每天早上在洗手間刷牙的時候,把鏡子擦干凈,面帶微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展示自己的神態和手勢,堅持5分鐘;認真的觀看和反復的揣摩。研究出自己在鏡子面前神態、儀表、呈現方式是什么樣,不斷的去優化和調整。日久天長,你會發現,自己鏡頭感超強,內心有無比的能量。
3、想象訓練,找到一個安靜的位置,至少想象自己五種場合的演講,想象自己在舞臺上的侃侃而談,掌聲雷動,非常的成功,獲得大家的稱贊與認可。當你有好的感覺,心態和心情都會放松。
其次,科學方式訓練:
1、每天早上朗讀一篇文章,至少要讀5遍以上,速度加快;
2、站著朗讀,至少20分鐘以上;
3、每天給同事或家人講一個故事,或者完整的講清一件事;
4、每天堅持看書,在書上積累10條名言金句,補充大腦詞匯;
5、抓住一切可以表達的機會,鍛煉口才。
最后,輔助訓練:
1、經常微笑,培養習慣,樂觀的面對生活,放松情緒;
2、學會總結,鍛煉自己的思維邏輯,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
3、關注好的平臺,老師,學習專業的方法技巧。
演講分為四種境界,分別是敢講、能講、會講、慧講。
1、敢講,就是能突破舞臺、公眾場合、內心恐懼、自信表達、清晰表達。講話不再緊張,怯場,自己內心愿意去溝通,愿意去交流,在溝通中發現自己的表達興趣。因為學好口才的第一步是自己喜歡,敢于去嘗試。當我們克服了內心恐懼,樹立了良好的自信,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場合,什么樣的人,都能夠去表達自己。
2、能講。就是能說會道,侃侃而談。講話有思路,有條理,有重點。去掉了以前講話言之無物,總是講一些空洞內容,重復性的話。做到無論是什么樣的話題,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3、會講,這就要求我們講話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僅要講得好,講得精彩,同時還要講得讓大家認可,感興趣,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人生最難的兩件事,一是讓別人口袋里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二是讓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
4、慧講,演講達到藝術的層面,講話一針見血,有指事物本質的核心,真正做到用心溝通。用人生的智慧哲學與個人魅力去打動人,去影響人,就如同偉大的領袖和得道高人。
說話是一種技巧,我們必須熟練地掌握這種巧妙的方法,才能夠成功。現在你準備好突破自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