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以瓷入畫,用胎作紙,歷史上首開畫家在瓷器上落款留名的先河。他們詩書畫印功底極深,使原本屬于高端工藝的陶瓷繪畫變成了文人畫性質的藝術品。因為技藝高超,景德鎮的高手和專家們一致聲稱珠山八友仿不了。2006年起珠山八友的作品從幾千元飛速上漲,到2012年已經到了上千萬的價格。
汪野亭作品
“珠山八友”瓷板畫是一種文化符號,不僅僅是景德鎮地區性的名家作品,它們代表的是民國范風雅的瓷繪藝術,相當于民國的官窯,藝術價值應可超過晚清官窯。因為瓷畫容易保存不易變色變形,作為藝術的載體,更可珍貴。相對近代畫家如齊白石、傅抱石等人的天價,珠山八友的作品在藝術上毫不遜色,在價值上似乎也可相提并論。
珠山八友中的王琦,繪畫素養很高,臨習模仿揚州八怪的黃慎,幾乎可以亂真,他的草書也深得黃慎精髓。王琦的寫意人物,衣紋和風姿初似黃慎,后來創造自己的沒骨人物,有頗為奇妙的效果。
王琦粉彩《漁翁圖》瓷板
王琦,鐵拐李,瓷板畫
汪野亭則以類似潑墨法的墨彩繪瓷技法,給山水作品注入新的生機。
汪野亭粉彩《竹籬茅舍風光好》瓷板 尺寸39×25.5厘米
鄧碧珊是第一個在瓷板上描繪人物肖像的瓷畫家。鄧碧珊的魚蟲,在設色上受日本東洋畫藝術的影響,他用筆及構圖受宋畫的影響,構圖虛實相生,用濕筆染墨,充實魚的體積感和質感,畫風洗練,題銘蒼郁遒勁。他畫的魚有八大山人的神韻。
鄧碧珊作品
何許人研習以粉彩畫雪景,探索其中奧妙,開創了景德鎮粉彩雪景之先河。他培養的學生在當代景德鎮也是大名鼎鼎。著名花鳥畫家鄧肖禹、雪景大王余文襄就出自其門下。
何許人,梁園雪景圖
浮梁知縣徐仲南,不僅大力支持珠山瓷藝,自己更是親自參與,候補進珠山八友。他學習揚州八怪中的新羅山人華巖,惟妙惟肖。
徐仲南粉彩花鳥瓷板
劉雨岑憑借自己深厚的功底,發明了水點桃花的絕技。
劉雨岑花鳥瓷版畫
程意亭是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年輕時頭戴禮帽,手持文明杖,白凈的臉上常飾一副眼鏡,風度翩翩,有名士風度。他對中國畫和瓷畫顏料的漂研制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畫面上的色彩富麗古雅,兼有豪壯和柔美的格調,對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程意亭花鳥瓷版畫
王大凡也是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擅工筆人物,師從汪曉棠、改七薌、沙山春、費曉樓,后集諸家之大成,首創“落地設色彩”工藝,即彩畫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將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綠。
王大凡人物瓷板畫
畢伯濤研習新羅山人一派畫風,作品極富生活氣息且標新立異,神形兼備。
畢伯濤瓷畫四條屏
曾經在市場火爆的時候,景德鎮高手說流通的珠山八友偽品達到十之八九,甚至有人說99%都是贗品。這可能有些言過,只是警醒大家真品難得。事實上,珠山八友的作品自出品之后,一直被國外追捧。抗戰時期國內藏家凋零,建國后又為了出口創匯,珠山八友的作品大量流失海外。國內存世量確實很稀少。
鑒藏珠山八友的作品,首先看其詩書畫印。這些高人都是一流的文人畫家,書法了得,揮灑自如。如果看到書法落款缺少傳統書法文化的內涵修養,基本就可以存疑。書法不過關,贗品的可能性極大。
其次看作品的品相。“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精品,瓷胎、彩料、釉色無不精致,火氣全無,瑩潤可鑒。雖然距今100年左右,但其畫面一般都還保持得光澤亮麗,圖文清晰。如果出現題款文字磨損,或者畫面脫彩、模糊不清的現象,一般可以認為是故意作舊造假。
再看繪畫風格。“珠山八友”的每幅瓷板畫都十分精美,生氣盎然。而一般的偽作普遍生硬造作,板結僵硬,沒有大家風范。珠山八友的繪畫功力深厚,線條深刻圓轉,當代一般的畫家達不到他們的線條質量。熟悉傳統繪畫,了解珠山八友的師從的黃慎、華巖、八大山人,基本可以區別高仿作品。
最后老陳提供一個彩蛋,也是鑒定絕招。珠山八友的作品主要發展晚清官窯,早期是粉彩瓷畫。粉彩的特點是普遍使用“玻璃白”彩料打底,多數在傅彩時為追求層次感而將玻璃白堆填較厚,用手觸摸有起棱之感。
王琦,天球瓶畫,局部,達摩
何許人,雪景山水局部
何許人學生余文襄作品細節
看到最后三圖,估計大家都明白了,為什么景德鎮行家否定大多數市場流通的珠山八友作品了。
據說真品都被行家和景德鎮畫師深藏,上面的推介作品是否也存在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