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焱 歲月留痕 紙本設色 180×125cm 2016年
畫之歲華,以夢為馬——劉崢焱花鳥畫品讀
文 / 鄭偉鴻
崢焱是一個散淡的人,句句實話,懷著一身的才思與風骨,亦懷有一清如水的安靜。雖未至而立之年,卻在詩酒年華里將繪畫藝術作為自己的理想,成為將之照進現實的逐夢者且取得不俗的成績,使人深感欽佩。其筆下花鳥,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司空圖在《詩品.典雅》中的描述:“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于青蔥肆意的韶光里,行走在最好的景色中,將之化為自然、靈澈的藝術作品,頗可以欣賞。盡管跨越時空千年,巧的是他們都出生在山西這座充滿歲月歷史魅力的城市。藝術和文化從來都是一脈相承,崢焱的作品蘊含著與司空圖相似的美學思想:清潤、典雅、疏放、自然,這既是他繪畫格調的彰顯亦是其性情的印證。
劉崢焱 尋花香滿衣 紙本設色 230×145cm 2016年
崢焱的花鳥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不論是水分的控制、墨色的把握、線條的力度還是布白的經營都極見真章,這與其在傳統上所下的功夫密不可分。他曾遠赴京城求學,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張立辰中國寫意畫高級研修班深造,先后受教于牛忠元、潘曉云、雷甲壽、于光華等諸先生。在這段求學的日子里,他深入傳統、廣收博取,游刃于各家各派,涉獵工筆、寫意、勾勒、沒骨各種藝術形式,不懈耕耘、自出機杼,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繪畫作品,也為他的藝術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劉崢焱 逐晴 紙本設色 240×145cm 2016年
對于繪畫,崢焱異常癡迷渴求。平日不是于淋漓素紙間暢意揮毫,便是在郊野籬墻外物我兩忘書寫生命。受徐熙、惲南田的影響,他對自然的野逸之美有著近乎狂熱的激情,迷戀園圃家蔬、傾情汀花野竹、鐘愛落花游魚,擁有一份超越常人的閑逸之情。他把這些自然物像融合自身的情感體驗一一將其化為心象,使之融入藝術創作。如此,既有一份生活的真實,又飽含藝術的靈動,于骨氣風神之中滲透出生命的高華。崢焱亦是一個觀察細微的人,在他的作品里能折射出一顆安靜、謙卑的心,有著對事物存在狀態的敬重和眷愛。常人眼中視為尋常的敗荷殘菊、菜蔬莖苗,在他的筆下都是抒發己意的載體,其畫境也猶如心境一般郁于中而呼于情。站立在他的花鳥作品前,屏氣凝神仿佛能窺見一季春光,繁花、鳥鳴交織連梭且燦若春華,氤氳清朗、意趣無窮,好像能找到生命并存的那種喜悅和酸澀。這是一種對生命特別的觀照,亦是其藝術最迷人的地方。
劉崢焱 揀盡寒枝不肯棲 紙本水墨 250×145cm 2016年
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中,崢焱執著于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一直在尋求變化與突破,找到當下時代賦予寫意花鳥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以致有更多的創作可能。對于一個已經形成自己繪畫風格的畫家來說,此舉是需要異常的勇氣和冒險精神。在后期的作品里,可以發現他在努力尋找傳統精神與時代審美要求結合的契合點。畫風較之之前有極大的變化:用粗獷有力的線條和大的塊面,組合成具有構成意味的畫面,讓更為單純、整體的藝術語言釋放出強烈的視覺感染力。他有莊子那種“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的“自負”精神,隱藏著對典范楷模的抗拒、對規矩工整的叛道,大膽游走在主流體制之外,筆隨心行,物隨意動,然后,畫有盡而意無窮。
劉崢焱 聞香有歸客 紙本設色 240×140cm 2016年
每次談及藝術,崢焱眼中都會閃現出一種天真與稚樸,那是他對自己夢想葆有的一顆始終未曾改變的初心。深感其幸,在皆為利來、皆為利往的紛雜現實中,崢焱心中持守著這份對藝術的堅定。衷心期待他在詩酒年華里,在以夢為馬的道路上,帶給大家也帶給自己更多的藝術驚喜。
劉崢焱 南園香不老 紙本設色 230×145cm 2017年
劉崢焱 春江水暖 紙本設色 55×34cm 2015年
劉崢焱 山林逸韻 紙本設色 32×24cm 2015年
劉崢焱 風雨如歌 紙本設色 46×34cm 2017年
劉崢焱 圃園拾秋 紙本設色 46×34cm 2017年
劉崢焱 香滿秋枝 紙本設色 34×136cm 2016年(請翻轉觀看)
劉崢焱 素秋 紙本水墨 24×120cm 2015年(請翻轉觀看)
劉崢焱 老香不知秋風急 紙本水墨 45×360cm 2013年(請翻轉觀看)
劉崢焱,九三學社社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民族畫院院聘畫家、中央九三畫院山西分院畫家、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院聘畫家,2010-2012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張立辰中國寫意畫高級創作研究班。
參展及獲獎:
2012年9月,作品《雨后風暖春意淺》《鳥宿池邊樹》《寄語秋深》在張立辰中國寫意畫高級創作研究班畢業展上展出,并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2年10月,作品《花鳥》系列三條屏刊登于《美術報》;
2012年11月,作品《余音繞耳》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榮譽收藏;
2013年4月,作品《秋意》系列刊登于《美術觀察》;
2013年9月,參加“張立辰中國畫教學四十年”學生提名展,作品收錄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筆墨傳承——張立辰教學四十年文獻》;
2013年11月,在江蘇省常州市淹城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
2015年7月,作品參加“寫意中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5年12月,作品《余音繞耳》參加江蘇省徐州市張立辰藝術館開館暨師生作品展;
2016年,作品《逐晴》入選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6年,作品《聞香有歸客》入選丹青揚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花鳥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宿雨初晴》 入選悲鴻精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南國風情》入選絲綢之路·翰墨通渭第二屆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香韻秋聲》入選第三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故園秋韻》入會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歲月留痕》入選寫意中國·大美遼寧——第二屆中國畫水墨大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霜露凝馨》入選紀念葉淺予誕辰110周年“瀟灑桐廬”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秋露含霜》入選尚意·2017全國中國畫(寫意)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7年,作品《雨后閑陽》參加第四屆山西省青年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山西省美術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