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花園是集納花草樹木、匯聚美麗風景的戶外生活空間。既然與生活有關,自然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投入感情。于是,形形色色的庭院水景小品、活潑可愛的寵物、舒適心儀的設施陸續進駐,并根據主人的想法被安排在最需要的地點,充實著整個別墅庭院花園格局,愉悅著身心,讓平淡的生活也越來越有滋味兒。“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是中國園林所遵循的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園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自然條件,模擬大自然中的美景,經過加工提煉,把自然美與人工美統一起來,創造出與自然環境協調共生、天人合一的藝術綜合體。
這是慢城別墅區的一個私家別墅花園案例,庭院面積約400平方米。地處傾斜的坡地,給庭院設計師出了點難題,最終決定以臺地花園模式將其化解,很大的地勢高差消融在一組組臺階中,形成的斷面不僅成為特色景墻的“展板”——花紋豐富多樣的紅色、黑色文化石一塊塊貼在墻面上,頗有些滄桑感的歐式獅頭噴泉(貔貅)“穩坐”中央,古樸、雅致的感覺讓人久久難忘;別墅庭院臺階下方空間也被充分利用,成為寵物狗狗的居所,節省更多空間供花草樹木生長,以及一家人娛樂休閑;院子臺階的轉角處是一個個小平臺,放置休閑座椅、茶幾,旁邊紅似火焰的盆栽扶桑正縱情綻放,與茶幾上安靜生長的吊蘭、蘭花等綠植形成鮮明對比。坐在院子里不同的高度,視野中的風景也有很大差別,內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變化,或許這樣更能理解一些生活的道理。
庭院平臺外貼文化石的階梯花池內,栽種著常見的花卉以及一些菜苗,是見證業主辛勤汗水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的地方。院子里還有一些小塊菜地則掩藏在花園角落和院子綠地邊角,按主人的話說,別墅花園每個空間都要珍惜,好好利用,既要有漂亮的景致,也要有實用價值。
小竹籬笆墻圍合而成的綠地更有自然、質樸的味道,紫薇、丁香、玉蘭、黃刺玫、連翹等觀花喬灌木,山楂、石榴、柿子、杏樹等果樹是庭院主打景觀,也是最先吸引視線的元素,春夏帶來熱鬧的絢麗,秋季送上累累碩果,讓人垂涎欲滴;花園里矮一些的地被、宿根花卉,如月季、萱草、大麗花等,雖然是陪襯,但是美麗不打折,花開時的景致一點不比“上層人士”遜色。更為有趣的是,別墅花園綠地內還鋪設著楓葉造型的樹脂汀步,方便人們進入,同時也給庭院呆板的土地帶來一絲生趣和活潑感。
別墅庭院緊鄰小區內的一條河道,庭院設計師一改用樹墻包圍別墅花園的做法,利用親水平臺、小庭院水景、綠地將河道景觀引入別墅花園,乍一看,你會以為這條小河也是業主的私有物哦。總面積約30平方米的親水平臺旁,小魚造型的陶制噴泉水罐正開心地玩著噴水接龍游戲,陶罐造型的跌水散發田園、郊野氣息。臨近岸邊,三條灰色的“小鯉魚”正努力地向河中噴水。河岸邊,鐵藝喂鳥器里放著吸引一些鳥食,供小鳥們享用。幾塊山石縫隙間,傾斜放置著一個葫蘆造型的花崗巖水缽,葫蘆肚兒上方有一個仿青銅的水龍頭,酷似村落里常用的壓水井,一股股清水從出水口流出落入“葫蘆”內,再由“葫蘆嘴”流出,回到河道,完成一個循環。喜歡小動物的別墅花園女主人還在岸邊設置了一個木制鴨舍,白白胖胖的鴨子舒服地生活在這里,一邊是綠草茵茵,一邊是碧波蕩漾,都是它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蘇州滄浪亭的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俱有情”就表現出園主視己與自然渾同一體,陶然與自然的閑適心情。
別墅花園設計的地面鋪裝也頗有些新意。白色基質石子與青石板的組合,因外形上的強烈差異使其更具視覺效果;黃色板巖亂拼的小路上,青蛙造型的鑄鐵地鋪材料讓可愛之氣更加濃重;花崗巖與火山巖混鋪,以及雨花石拼圖,都讓平淡無奇的花園地面更具趣味性。
水面開闊舒展,明朗,流動,有的幽深寧靜、有的碧波萬頃,情趣各異,為突出不同的景觀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鄰水面,以細察漣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蕩,亭宜建在臨水高臺,或較高的石亟上,以觀遠山近水,舒展胸懷,各有其妙。木石結構的花園花架既體現了田園、自然的感覺,也在材料上與其他節點相呼應。垂著紫色花絮的紫藤、掛滿橘黃色“小喇叭”的凌霄、頭頂黃色小花的絲瓜沿著木桿、石柱一點點向上空攀爬,為業主帶來一個舒適、涼爽的休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