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平,1963年生,浙江嵊州人,1993年進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班學習,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省陸儼少山水畫研究會會員、紹興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紹興書畫院院長。
主要作品
《初醒》獲全國第八屆美展優秀作品獎。《大漠遺跡》發表于96年第六期《美術》專業雜志。《越野竟技》獲浙江省第三屆體育美展“銅牌獎”。并送全國參加第四屆體育美展獲“三等獎”,《水鄉月色》、《水鄉晨霧》參加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97·中國畫壇百杰作品展”并被中國文聯授予“97·畫壇百杰”稱號。《秋月》入展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藝術委員會主辦“全國當代山水畫、油畫風景對比展”。《歸航》獲全國第九屆美展“優秀獎”。《沖破極限》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跨世紀全國山水畫大展”并獲“優秀獎”。《蘭亭圖》參加由中國文化部主辦的“世紀之光中國畫提名作品展”。2001年應新加坡美術總會的邀請,赴新加坡舉辦個人中國畫作品展。《曉色初露》等五件作品,在南京江蘇國畫院美術館參加“全國中國畫家作品巡回展”,并出版大型作品集。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型展覽活動外,部分作品曾發表于《美術》、《江蘇畫刊》、《中國藝術家》、《藝術探索》、《中國畫家》、《水墨現狀》、日本《水墨畫》等雜志,還出版有《“97”中國畫壇百杰畫家·田一平作品選》。
清新空靈顯蒼潤 縱情豪逸品詩意
——淺議田一平山水畫的藝術審美意蘊
劉孟達 張東華
田一平是我市畫壇頗有影響的實力派畫家。他生于四明山麓,蟄居越王城下,負笈西子湖畔,中國美院給了他太多的靈性和才智。近年來,田一平作為紹興書畫院的掌門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獲得了許多令人驕羨的業績。比如,《初醒》和《歸航》分別入選第八、九屆全國美展并獲優秀獎;《水鄉晨霧 》、《水鄉月色》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舉辦的“97中國畫壇百杰作品展”,并被授予“畫壇百杰”稱號;由他創作的山水畫《大禹陵》搭乘“神七”遨游太空。然而,田一平卻以一顆寧靜淡定之心,滿懷古越的眷戀,帶著泥土的芬芳,躬耕丹青,樂此不彼,給我市畫壇帶來了山水雅致的本色、田園風韻的本真和水鄉情懷的本源。
《初醒》 200x180cm 第八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
《歸航》 164x198cm 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上世紀90年代之前,田一平的山水畫大多以西北山川為主題,并配有特定的建筑樣式如敦煌石窟等。其創作常常用皴、擦、染、噴等多種技法,以表現西北邊塞所特具的曠達闊遠的山水風格,借以表達他清新空靈、縱情豪逸的審美理想。步入中年以后,田一平的純水墨畫日臻成熟,并更能體現其“天然去雕飾”的審美意識。對于生于長于江南水鄉的田一平來說,雖然熱愛北國的峻嶺或廣袤大漠,也熱心于皴、擦、染、噴等現代山水畫表現技法的探索,但是觸處皆是的江南空蒙之景和人文情懷陶養的藝術家,一旦有機會展現自我時,就很有可能流露其最本質的東西——對江南水鄉的情懷。的確,田一平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將自己對江南水鄉的濃濃情愫浸進骨髓、凝于筆端,成就了一幅幅煙渺水茫、清逸雅潔的空靈之境,描繪了一幅幅虔摯靈秀、風流蘊藉的卓然之美。無論是物象的真實再現,還是心靈感悟的抒發,都能平鋪直敘地反映出他與天地萬物精神往來的自由和諧,真可謂“筆到趣隨,墨落韻生”。
《水鄉晨霧》 200x150cm
《水鄉月色》 200x150cm
難能可貴的是,田一平意識到“由景入境”是新山水畫必須跨越的一道文化門坎。于是,他力圖將山野之氣與婉約之風冶為一爐,營造出“筆墨淡雅蒼潤,格局大氣磅礴,過渡卻微妙精細”的獨特意象。這種畫風在他的山水畫中粲然可睹:煙雨空蒙的江南小景,小橋流水,前面點綴三兩棵長青直干大樹,直沖云霄,其高度幾乎占據畫面的三分之二,或幾叢芭蕉,一片粉墻黛瓦,加上幾塊深淺不同的墨塊在幾根飛動的墨線穿插下,頓覺滿紙煙云躍然紙上,仿佛在“老紹興、最江南”的霧顯嵐隱里,鋪展開充滿藝術語言的村舍、幽徑、石橋,讓人們盡情品味“煙鎖池塘柳”的美妙。有時,他會在畫作上添一兩個高士,仿佛是行走在“山陰道上”的魏晉名士,抑或是縱情獨行的青藤、老蓮,抑或是曠達豪放的賀秘監、陸放翁,彰顯出人世間生活的脈搏,將自然與人世的生命活動處于和諧之中。
《沖破極限》 200x150cm
《曉色初露》 200x150cm
作為山水畫家的田一平,始終守望“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語)的創作理念,寫實不僵,寫意不空。在他的畫面里,或山色空朦、氳嵐縹緲,或水光瀲滟、江天一色,仿佛置人們于靈性彌漫的氣韻里。田一平純水墨畫法和工細山水畫法是一脈相承的:作品幾乎都是滿構圖,空靈疏朗,蒼潤渾拙;山、水、樹、建筑、器物的對比與畫面的分割幾近完美,很具“現代感”和裝飾味。其筆法靈活多變、排奡縱橫、剛柔相濟;墨法豐厚蒼茫、濃淡相間、氣韻充溢。如此用筆之法,多受已故嵊籍鄉賢商敬誠和其舅公唐伯癡兩位先生的影響,亦似吸收了中國美術學院孔仲起先生的勾皴之法和童中燾先生的擦染之法,而其精神內涵則更多地借鑒了徐渭的潑墨和滲暈,水墨淋漓而天真勃發,氣格剛健而風韻嫵媚,具有童話般的抒情性和韻律感,在審美氣息上傳遞一種精神視野與生態美學的詩意結合。
《觀荷圖》 68x68cm
《湘西風情》 68x68cm
《何必徜徉世外 只需嘯詠林中》68x68cm
羅丹說,一個優秀藝術家總是“以自己的心靈喧染了物質世界”,使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感情色調。”同樣,田一平探索的這種純水墨畫法,與其樂觀、快樂的性格是一致的。他的近作,大都墨塊團團,層次分明,格調輕快明潤,好像他心中的簡率、奔放的情懷,伴隨著其輕快的筆調,營造出一種生氣勃勃的水墨江南之景。在對江南自然生韻的精到、準確的把握中,依稀看到了他對水墨江南的濃濃鄉情。誠如清代美學家葉燮所說,“畫者形也,形依情則深;詩者情也,情依形則顯。”田一平的水墨畫,以其精當潑辣的筆墨形象實現了詩意和畫意的巧妙結合,因而取得了相得益彰、感人至醇至深的藝術效果。他運用來自心靈最真切的藝術語言自由自在地駕馭筆墨的靈感,書寫出一幅幅精美的山水詩篇。誠如英國著名油畫家雷諾茲所說,“一個真正優秀畫家的藝術生命力,只能來自心靈的召喚;畫品的高貴源于精神的高尚。”在《婺源風光》系列作品中,田一平營造了出神入化的藝術韻律,仿佛帶給人們詩與歌的光亮、音與韻的色澤、夢與幻的純凈。因此,品讀田一平的山水畫,是一場耐人尋味的美學散步,讓人沉浸在那銜山含水、吟煙詠雨、聽風喚景的美妙感覺之中。
《婺源風情》之一 68x68cm
《婺源風情》之二 68x68cm
《婺源風情》之三 68x68cm
《婺源風情》之四 68x68cm
田一平山水畫的藝術審美意象之源,來自紹興本土歷代畫壇先賢。他坦承自己是徐渭、陳洪綬、趙之謙、任佰年等大師們的虔誠“教徒”。他隨團遠赴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近訪日本、韓國、新加坡、港澳臺等,不遺余力地推介這些紹籍藝術家及其作品,并期待著構筑起長效的藝術交流與合作平臺,足見其用心之良苦。不僅如此,田一平對山水畫的藝術意象有著獨到的審美取向,即善于在寫生與創作之間尋找著山水精神與自我精神的契合點。廿多年來,他潛心在大自然中尋覓意境,升騰情懷,跋涉大江南北,造訪名山大川,晉謁古跡名勝。從秀麗的江南水鄉到險峻的蜀道三峽,出三味書屋,進杜甫草堂,登雁蕩,過婺源,走西口,進苗寨……在壯麗河山的沉浸迷醉中,體悟自然;在朝暉夕照的神奇變幻里,遍訪民俗。他把轉瞬即逝的美,敏銳地捕捉來,奮筆疾揮,凝鑄于畫。于是,有了《初醒》那樣的清新明麗,有了《歸航》那樣的深邃雋永,有了《水鄉晨霧 》那樣的靜謐夢幻。
《動靜無心云出山 出云何處有忙閑》
《大漠遺跡》 380x150cm
有人說,繪畫是寫心的藝術,因為畫家寄情于筆墨,筆隨意轉,畫為心聲。的確,田一平的山水畫不僅是引人入勝的美學圖案,更是意象迭出的精神投影,淋漓盡致地揮灑著他對內心美的禮贊和生命的詩韻,相信給每一位期待品讀的共鳴者帶來更深廣、更久遠的審美召喚。
劉孟達/系時仼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聯主席
張東華/中國美術學院博士
名家評田一平藝術創作
劉孟達
(時仼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紹興市前文聯主席)
《山中無日歷 花開花路亦春秋》 68x68cm
田一平對山水畫的藝術意象有著獨到的審美取向,即善于在寫生與創作之間尋找著山水精神與自我精神的契合點。廿多年來,他潛心在大自然中尋覓意境,升騰情懷,跋涉大江南北,造訪名山大川,晉謁古跡名勝。從秀麗的江南水鄉到險峻的蜀道三峽,出三味書屋,進杜甫草堂,登雁蕩,過婺源,走西口,進苗寨……在壯麗河山的沉浸迷醉中,體悟自然;在朝暉夕照的神奇變幻里,遍訪民俗。他把轉瞬即逝的美,敏銳地捕捉來,奮筆疾揮,凝鑄于畫。于是,有了《初醒》那樣的清新明麗,有了《歸航》那樣的深邃雋永,有了《水鄉晨霧 》那樣的靜謐夢幻。
樓國明
(時任紹興市美協主席)
《秋月》 150x150cm
中國畫講究人品與畫品的統一,作為一個好的畫家,首先人品要好,人品好才能出好作品。田一平是非常勤奮、有志向的畫家,才能從嵊州農村走出來,走到今天。田一平山水畫的特點,以水墨為主,追求山水清麗、水墨蘊味,山、房、橋、流水,在他的筆下,都能表現他內心的理念,充滿文人氣。他是一個沉得下心來畫畫的人,以他的年紀和勤奮,后面的空間還很好大。
馬 煒
(紹興市文聯副主席)
《若教此地容高隱 我亦移家傍水西》 68x68cm
我看田一平的畫比較多,最開始也是從田一平的畫里認識他的,后來同在文聯工作,接觸了本人后,對他的畫更了解了。從他的畫里,我能很明顯看到,田一平的畫的風格與我們嵊山剡水血脈相連,既有嵊州越劇的柔美,也有嵊州血性剛的一面。在我看來,田一平是我們嵊州山水養育出來的畫家,是嵊州的驕傲。
李敬仕
(紹興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學院前院長)
《云樹遠村圖》 200x180cm
田一平童年人生坎坷,坎坷的人生對于藝術家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促使他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田一平能根據不同的繪畫題材,使用不同的技法,比如畫西北是一種畫法,畫江南又是一種畫法,用筆用墨都有很深厚的造詣。田一平的畫有他獨特的感受,他所畫的西北山水給人很寬厚的境界;他畫的江南,卻又空靈清新。而且他是在用一種新穎的、現代人的感受在畫,畫一條船、畫一座橋,他的構思、角度都會非常特別。田一平是一個有實力、有特色、有才華的畫家,還能取得更大的藝術成就。
王 偉
(紹興書法理論家)
《蘭亭圖》 200x180cm
田一平是我認識多年的老朋友,1984年就認識了,那時,他還很年輕,特別用功,我們非常聊得來。1993年他美院學習后,畫技突飛猛進,我看到他的畫非常有寫文章的沖動,畫境直入心靈,因此我給他寫了評論文章。他的中國畫為什么能入選全國美展,還上過《求實》雜志封底,那是因為他的畫有思想,思想和技法結合在一起,不得獎是不可能的。田一平的人品非常好,凡是有紹興書畫義賣,肯定有他的身影,盡管他現在在紹興地位比較高了,工作上的事也比較繁忙,但是還是非常支持公益。書畫院這幾年在他的領導下,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這與他的辛苦無私的付出是分不開的。我覺得在當代,他是紹興畫界的領軍人,是最有希望沖出浙江、走向全國的畫家之一。
地址及乘車路線
地址:蘇州市吳中區郭巷街道環尹山湖路299號尹山湖美術館
自行路線:公交513路、509路(尹山湖美術館);
地鐵2號線(郭巷站)下轉509路公交
自駕導航:尹山湖美術館或運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