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岑(1915~2008)
現代寫意花鳥畫名家,雕塑家。是當代中國花鳥畫的鋪路者之一。
袁曉岑早年師任阜長、任伯年,規“六法”,習傳統。而后又師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取生活,重性靈。最終,棄舊追新,畫風自成一派。
袁曉岑擅長寫意花鳥走獸,尤以畫孔雀和仙鶴,名重畫壇。
畫孔雀者古今有之,但多為工筆重彩、兼工帶寫,設色也常著力于雍容嫵媚、富麗堂皇,再配以牡丹、玉蘭名貴花卉作點綴。美則美矣,卻缺乏了生活氣息與生命活力。
袁曉岑在寫意孔雀領域里,可以說研究最深,造詣最高。并且開創了描繪野生孔雀的先河,于高貴典雅中展現孔雀另一種原始野逸的山林氣質。
袁曉岑喜繪孔雀,得益于從小生活的環境——地處滇陲,常有孔雀出沒。
三五成群的孔雀,于林際草坪之上,金翎翠羽,閃爍于薄霧晨紗之間,其清新、野逸、幽雅、出塵,使人如置身仙境之中。
所以,袁曉岑筆下的孔雀,常置于西雙版納的林泉之中,與曲折盤桓的古藤之下。
或紫藤低襯,或蕉葉半掩,或淺草數點,或落花幾片。無不充滿靈性和野趣的獨特意境。
在筆法上——
用破筆散鋒,描繪孔雀脖子邊緣,以表現羽毛的蓬松質感。
用破筆絲毛法,表現孔雀尾翎的飄逸松動。
在墨法上——
用墨色打底,濃淡相間相破,表現孔雀的體形結構。
然后在墨底上加色,先用淡赭石渲染,再加上厚重的石青石綠,使藍孔雀或綠孔雀的翎羽閃現金屬般的質感。
另外,長長的羽骨則用較干的墨色,一筆到底,筆法挺健有力,豪放沉健。
袁曉岑畫仙鶴,亦為一絕。
他筆下的仙鶴,造型之準確,得益于他多年的雕塑之功。
在寫意中注重仙鶴身姿和動感,在環境構圖中重意境——蒼茫遼闊,“蘆塘之閑適,沼澤之爭逐,雪源之起舞,九皋之和鳴”。
袁曉岑尤善于描繪仙鶴的瞬間動態,展現其生機勃勃的自然狀態。
比如,雄鶴常把兩翅伸展,頸向前伸,兩腳騰空,且躍且舞,極具美感。
還有覓食、梳羽、棲息、相依入睡,以及嬉戲追逐、高歌長鳴、搏擊狂舞等多種情態。
袁曉岑為了突出仙鶴的力度和動感,在仙鶴形體轉折處均被處理成方形,尤其是脖子的用筆力度,夸張到極限,但并不突兀,反而給人硬朗挺拔之感。
袁曉岑的寫意孔雀和仙鶴,畫面簡淡而意境深遠。正如他說的,“發自我之性靈,探求自然之美,汲傳統之精華,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