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水稻發展優勢
1.土壤無污染。黑龍江稻區全部稻田在10月到翌年4月的180天~210天左右的時間里為休閑、風化、干燥、凍結時間。水稻本田完全處于非淹水的風化休閑狀態,且大部分實行秋翻地。尤其11月~3月,5個月時間里,土壤全部處于凍結狀態,最低溫度達-20℃~-30℃,使大多數病蟲害難以發展漫延。
2.日照時間長。黑龍江稻區,水稻生育旺季,晝間日照時間長達15小時~16小時,晝間光合作用的時間約占一天的2/3,夜間異化作用時間約占一天的1/3。水稻生育旺季的5月~8月份的總輻射量占全年總輻射量的46.8%~51.8%,全省5月~9月日照時數為1150h~1350h。太陽輻射量大,光照時間長有利于干物質積累,有利于品質優化。
3.晝夜溫差大。黑龍江稻區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晝夜溫差大。水稻生育季節的4月~9月份,晝夜溫差的平均值為12℃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增強和干物質的積累。夜間的低溫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強度,減少干物質的消耗,從而提高代謝積累,既有利于增加單產,也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質。
4.開花授精好。黑龍江稻區水稻開花授精期的7月下旬溫度相對較高。由于北方粳稻開花時間集中在每日中午,幾乎是每日氣溫最高的時候。北方粳稻開花授精最適宜的溫度為30℃~32℃,黑龍江省大部分稻區7月下旬晝間高溫大都在26℃~30℃之間,接近粳稻開花所需的最適宜溫度,基本可以滿足優質稻米生產所需要的開花授精溫度。
5.灌漿結實多。粳型水稻出穗后40天的日平均氣溫最適宜值是21.2℃~22.0℃。黑龍江省一、二、三、四積溫帶的廣大稻區,出穗后40天平均氣溫在19℃~22℃左右,接近適宜值。全省大多數稻區灌漿結實期溫度均比較適宜,這是優質稻米生產的最有利的條件之一。
水稻面積和產量
黑龍江省是中國粳稻生產第一大省。2020年,種植面積5808萬畝,產量2896萬噸,均占全國的12.9%以上。全省水稻育秧大中棚數量已達到97萬棟,實現了水稻智能催芽和大中棚育秧的全覆蓋。全省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1%。
水稻品種
黑龍江省生產上可以應用水稻品種641個。第一積溫帶主栽品種為五優稻4號(香稻)、松粳28、龍稻18、松粳29等。第二積溫帶主栽品種為齊粳10、綏粳28、綏粳22、綏粳18(香稻)等。第三積溫帶主栽品種為綏粳27、龍粳31、龍粳65、龍慶稻8號等。第四積溫帶主栽品種為龍粳69、龍粳47、綏粳25等。五優稻4號、龍稻18、松粳22、松粳28、松粳29、益農稻12號和吉源香氣1號等品種獲得農業農村部“全國優質粳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
種植區域
黑龍江省第一、二、三、四、五積溫帶均有水稻種植,種植面積100萬畝以上的有11個縣,50萬畝以上的有29個縣,已形成稻谷的集中產區。水稻優質區域重點分布在嫩江、松花江沿岸和三江平原的21個縣(市、區、局)和農墾4個管理局所屬農場。
加工企業數量
全省現有水稻加工企業911家,年加工能力4000萬噸,其中規模以上水稻加工企業603家。加工產品主要有大米、即食米飯、休閑食品、稻米油等。2020年實際加工2205萬噸,營業收入729.8億元。
品牌培育情況
采取“龍江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方式,加快綠色生態品牌培育,做大做強五常大米、響水大米、寒地黑土、北大荒等一批綠色有機大米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2020年,五常大米、佳木斯大米、方正大米、慶安大米、泰來大米等地理標志農產品榮獲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大米類入榜品牌數量居各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