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這幾天被英國億元大秀炫得眼花繚亂地舉個手?英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典禮、晚宴和連續3天的慶祝活動,2.5億英鎊(約等于人民幣17.4億)的費用全部都要由英國納稅人買單。
重頭戲是在6號: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傳統宗教儀式、穿戴全套王權器物、搭乘黃金馬車巡游、白金漢宮陽臺揮手……
推上的熱門趨勢里,戴著戴妃耳環的凱特王妃和夏洛特公主占了大部分話題,兩人Alexander McQueen的“親子裝”和同款頭飾成了社交媒體討論焦點。
對了,凱特戴的耳環是戴安娜王妃的。凱特在自己官方40歲生日照和去年英女王國葬上,也戴了這對耳環。
5歲的路易小王子再度因為各種坐不住的小動作,成為最搶鏡的“表情包小王子”。
王室“邊緣人”哈里王子表演了“一日英美快閃”,上午還在后排默默望著老父和哥哥,晚上就回到美國,跟老婆梅根一起慶祝兒子阿奇的4歲生日。
7號的重頭戲是溫莎城堡外的加冕音樂會和全英同樂的大午餐。這場音樂會面向普通民眾以抽獎的形式派了1w張門票,前一天還在加冕典禮上尷尬差點摔倒、找不到位置的水果姐凱蒂·派瑞大放光彩。
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和真·貝爺貝爾·格萊德,在預先錄制的視頻里為英國國王奉上了各種花式彩虹屁。
真正能讓普通英國民眾開心的估計是今天(周一)全國放假。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酒吧、夜總會在加冕周末延長營業兩個鐘,狂歡宿醉的正好可以躺平一天。
對于我們隔著重洋又不放假的吃瓜群眾來說,有什么比八一下前日不落帝國昔日家底到底有多豐厚,王室又有哪些新瓜更讓人愉快的呢?
01
王室珠寶:
近五斤重的王冠、不敢露面的鉆石
查爾斯三世加冕典禮的看點之一,就是英國王室代代傳承的“王權套裝”,其中最讓人好奇的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圣愛德華王冠(St. Edward's Crown)。
它是英國君主舉行加冕儀式時專用王冠,上一次還是1953年伊麗莎白女王戴著它。
它平常就放在倫敦塔供游客參觀,今年1月被取出拿去改成適合查爾斯的頭圍。
這個由22k金鑄成的王冠上鑲嵌了444顆珠寶,重達2.3公斤,四舍五入相當于頂個金枕榴蓮在頭上。看看查爾斯脖子都不敢扭的表情就知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字面意義了。
畢竟是年過七旬的老人家,整個加冕儀式前后一個多小時,還要穿穿脫脫換幾身衣服,他身上王冠和禮服加起來也有數十斤重,確實一般老人家都很難頂。
加上屁股下700年歷史的加冕王座硬邦邦地坐起來也很不舒服,一度坐不住的他,又被英國網友玩梗:怕是坎特伯雷大主教悄悄耳語安慰“快完了快完了”。
雖然之前從沒接受過估價,但之前有媒體算過,圣愛德華王冠光寶石就價值4500萬英鎊。
因為太過神圣(且重),加冕后查爾斯換了另外一頂輕一半的王冠——1937年打造的帝國王冠(Imperial State Crown)。
很多人應該很眼熟,這是英女王日常出席重要場合佩戴的王冠。但作為“工作王冠”一公斤也是非常重,女王之前就吐槽過戴上不能低頭,因為“王冠會掉,或是脖子會斷”。
這頂王冠上鑲嵌了2868顆鉆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和5顆紅寶石,其中最有爭議的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鉆石——重達317.4克拉的“庫里南二號”。
它是前英國殖民地德蘭士瓦政府(現位于南非)送給愛德華七世的生日禮物。英女王去世時,一度引發大英帝國如何從殖民地獲得這些王室珠寶的爭議,很多已經獨立的國家都要求歸還自己的國寶。
世界上最大的鉆石、重530.2克拉的“庫里南一號”,鑲在查爾斯手上的十字權杖上。它象征君主的權力和正義,頗有諷刺意義的是這顆鉆石同樣是在1905年南非庫里南礦場開采而出。
說起來,世界上重量最大的切割鉆石之一、重105.6克拉的“光之山”(Koh-i-Noor)也在英王室的王太后加冕王冠上。
因為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都提出了所有權訴求,原本就不受英國民眾待見的卡米拉選擇在瑪麗王后冠(Queen Mary's Crown)上不鑲這塊“光之山”,而是改用英女王的鉆石胸針,盡量低調奢華少惹麻煩。
另外,白金漢宮在官方邀請函上,第一次將卡米拉稱為“卡米拉王后”,這也算是英女王生前表態支持她當王后后的一次巨大進展。
02
嘉賓陣容:大咖沒來,誰在撐場?
英女王伊麗莎白1953年登基時,邀請了八千名賓客參加。查爾斯三世大規模精兵簡政,只請了兩千多人,時間也從三個多鐘縮短到了一個多小時。
英國《鏡報》算了一筆賬:70年前加冕相關開支約157萬英鎊(相當于現在的4700萬英鎊),70年后飆升至2.5億英鎊,其中六成花在安保費用上。
兩千多貴客里,除了850名英國各社區代表外,基本都是各國政要和全球皇室和名流貴族,但好像都差點意思。
亞洲皇室代表不丹、日本、泰國
最受矚目的美國總統拜登沒來,只是第一夫人和孫女代表他出席。不過英國歷史學家分析了,美國就沒有總統來參加英國加冕禮的傳統。
“王室忠實粉”貝克漢姆夫婦也沒出現。他們參加了威廉王子、哈里王子的兩次婚禮,小貝還排了12個小時的隊瞻仰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靈柩。
英國影后艾瑪·湯普森倒是來了,表情很有趣~
眾人熟悉的水果姐凱蒂·派瑞成了場內最受歡迎的合照焦點。她之前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是他(國王)英國亞洲信托基金會之一的大使,這個基金會主要致力于結束販賣兒童,這是我們這個時代較少人關注的問題。”
不過,七拐八彎都是親戚的歐洲皇室基本沒咋缺席,而且都基本穿得非常低調。看看你能認出幾個?
比如英女王表妹、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因為最近剛動手術,無法親自出席,由王儲弗雷德里克和王儲妃兩人代表參加。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曾曾曾孫,他叫英女王阿姨。公認美貌、衣品上佳的王后萊蒂西亞這次穿著桃粉色套裝,被場外媒體點評只能算中規中矩。
比較少見沒啥親戚關系的是摩納哥王室。阿爾貝二世親王和王妃夏琳()一起亮相,一直有“最美王妃”之稱的夏琳這次穿得有些失手。
昨天晚上的加冕音樂會嘉賓陣容也是話題不斷。之前許多知名英國歌手包括Elton John、Adele、和Ed Sheeran都以各種理由婉拒了。
為戴妃唱過“風中之燭”的Elton John說忙著巡演還能理解,忙著打官司的黃老板Ed Sheeran也好說,傳言中國王最想要的大咖Adele竟然也沒給面子。
大咖不來,普通民眾也不滿意。一邊是民調顯示七成英國年輕人不關心加冕禮,君主制的支持率持續下滑,另一邊是普通民眾被通貨膨脹和能源成本飆升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說今時今日的英國政治經濟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吧。
03
全英同樂吃啥?“中餐教父”的烤羊肉
最后一個是吃貨本貨最愛的環節——加冕大午餐街頭派對(Coronation Big Lunch),英國各地舉行共進午餐的街頭慶祝活動,AKA英國版長街宴。
英國首相在門口請了美國第一夫人
凱特王妃也去了溫莎堡外的現場
原本“大午餐”是慈善機構Eden Project Communities在2009年發起的一項倡議,目的是鼓勵英國人走出家門,在花園或公共綠地上一起午餐,以此消除社會隔離和孤獨感。
之所以成為王室官方活動,或許跟卡米拉是主要贊助人有點關系。官方宣稱,英女王白金禧年時舉辦了21萬場活動,共有1720萬人參與,也就是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英國人都參加了。
通常“大午餐”最受歡迎的都是烤餅、香腸卷、黃瓜三明治、杜松子酒和薄荷雞尾酒等派對食品。
每個地區的加冕餐時間不一,可以在Eden prohect查臨近的big lunch點。看到某書上有同學說不是免費的,要自己帶一個菜去。有在英國的讀者舉個手?♀?,告訴我們到底好不好吃啊!
今年官方特意公布了幾道白金漢宮的加冕菜譜——包括國王王后親自挑選的“加冕餅(coronation quiche)” ,餡料主要包括菠菜、蠶豆和龍蒿,官方形容,這是“一種有著酥脆、松軟的餅皮和鮮美味道的餡餅”
白金漢宮還發布了做菜視頻教大家怎么做,有興趣的可以上王室官網royal.uk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當中還有英國華人大廚譚榮輝(Ken Hom)的“亞洲風味腌料加冕烤羊排”。
祖籍廣東開平的譚榮輝可以說是英國人心目中的“中餐之神”,AKA“英國中式炒鍋明星”——他名下的中式炒鍋在英國大賣,平均8個英國人就有1個買過。
6歲就移民美國的他,從小在唐人街后廚幫手,能用西方人能理解的語言消解文化隔閡。
比如,他早年在BBC錄制美食節目演示如何炒菜,倒油熱鍋的動作讓英國人大為不解,甚至還叫了消防員在一旁隨時待命。他說起粵菜里有些玄乎的“鑊氣”,他把炒鍋的作用比喻成燒烤炭,“鑊氣”就好比散發特殊香氣的炭燒味,這就是中式爆炒的“靈魂”。
說回他設計的烤羊排,羊肉買不著威爾士的也沒關系,麻油、芥末和醬油等腌料你我廚房都不難找,做法和菜譜都有公布,有興趣的可以照著試試。
另外還有孟加拉裔英國電視名廚 Nadiya Hussain的“加冕烤茄子”,米其林一星英國廚師Adam Handling的草莓松糕,高手也可以挑戰一下。
最后私心多放幾張夏洛特小公主照片,氣場十足,像極了太奶奶英女王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