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挪威首都奧斯陸的維格蘭雕塑園(Wigeland Park)是以雕塑家古斯塔夫· 維格蘭(Gustav Vigeland 1869—1943)的名字命名,占地80公頃,其內(nèi)匯集了維格蘭積30余年心血凝結(jié)成的雕塑品。公園主題主要表現(xiàn)人生的價值和生命周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表達了挪威人樸素的價值觀和生命觀。園內(nèi)共有192座雕塑和650個浮雕,按幾何圖形設(shè)置,以群組分布在850米長的中軸線上。雕塑作品以人體裸體雕像為主,兼有動物雕像和其他造型。維格蘭以人的裸體雕像生動的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體、人生、人性、人情,是一部用形體藝術(shù)表現(xiàn)人的大寫真。
下圖:公園大門
阿道爾夫·古斯塔夫·維格蘭生于1869年4月11日,父親是一位細木工,維格蘭從小就從父親那里學(xué)到不少設(shè)計和雕刻的知識和技能。19歲那年,維格蘭拜雕塑家布林尤夫·博格斯林為師,他的第一組作品參加了1889年得秋季展覽會。他聰明好學(xué)和在雕塑藝術(shù)上表現(xiàn)出來的天賦,為他爭取來獎學(xué)金,他先后到哥本哈根、巴黎、柏林、佛羅倫薩、羅馬和英格蘭學(xué)習(xí)和深造。
下圖:古斯塔夫·維格蘭先生雕像。
1907年,維格蘭首次受奧斯陸市政府委托,為“佛羅格納公園”(即“維格蘭公園”)的噴泉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這就構(gòu)成了其后他盡余生為之奮斗的事業(yè)核心。1915年,維格蘭向市政府提交一份雄心勃勃的計劃,即以噴泉為中心建立一座宏偉的大型雕塑公園,所有雕塑由他一人完成。據(jù)說當時市政府并未批準,直至1924年這項計劃才得到批準。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維格蘭又將自己的家和工作室搬至公園附近,他將畢生精力獻給這座雕塑園,直至1943年去世。
一進大門首先走過Frogner-Elv橋,橋圍欄兩側(cè)可見形體各異的58尊青銅裸體人雕像。因為它們出自不同年代,是建園時收集來的,所以并不表現(xiàn)同一主題。其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有的跳躍、有的佇立,有的歡顏,有的憤怒……;展示了人的喜怒哀樂和人間酸甜苦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愛、矛盾和沖突。
向前走見到公園的另一雄偉雕塑是由六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托起的大噴泉。溢出的水形成一個圓形的水簾洞,造型十分奇特。噴泉四周有數(shù)組主題為人與自然的青銅雕塑群,雕塑中的成年人伸展雙臂,呈樹枝狀。噴泉四周的圍欄上則有幾十幅銅浮雕,講述著人從生到死的全過程。
石雕“生命柱”是園中最高最大的雕塑。生命柱由一整塊重達數(shù)十噸的花崗巖雕刻而成,121個形態(tài)各異的男女老少肢體糾纏于一根17.3米高的石柱上,巍巍矗立在公園中心位置,看上去十分壯觀,是維格蘭花費了近10年心血創(chuàng)造的一個杰作。以石柱為中心,36組群雕從平臺邊緣為起點,呈放射狀,對稱地分布在石柱的四周。者6組人體石雕,主題廣泛。有恩愛的夫妻、有甜蜜的情侶、有情深的母子、有純情的少女、有深思的男子、有凄苦的老人和頑皮的孩子等等。
公園的末端是一組取名為“生命之輪”的銅雕,由頭腳相連的4名成人和3名兒童組成,寓意生命的無限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