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險資頻繁舉牌的時候,誰都沒有料到,如今舉牌概念會在“萬科之爭”的推波助瀾下從風口變成火山口。
一場由險資舉牌撬動藍籌的大戲正在高調上演。12月21日,受“萬科之爭”影響,南玻A、金風科技、同仁堂、金融街、承德露露、歐亞集團等多只險資舉牌概念股漲停
更重要的是,火熱的當口,險資還沒有收手:12月21日晚間,大商股份、歐亞集團發布公告稱,安邦系對其進行了二度“舉牌”,而對金融街的舉牌已是第五度達25%的持股比例。
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表示,萬科股權之爭激發了一些藍籌股的價值修復行情。野蠻人的敲門正在倒逼著局內人去反思價值的依托,具有長期價值的公司也將逐步得到市場的關注,存在估值修復的可能。
舉牌行情下一步如何演進?我們來看從四個維度來看看:
一、舉牌概念股有幾類?
從舉牌方來看,主力軍主要集中在三大陣營:
1、險資:包括安邦系、陽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國華人壽(劉益謙)、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百年人壽等;
2、私募:新價值投資、浙江思考投資、宏道投資等;
3、自然人,如孫敏等。
幾乎所有的舉牌概念股都在這里了,12月21日是險資隊最燦爛的一天,基本全部位居漲幅榜前列:
二、險資為何瘋狂舉牌?
對此,海通證券作出五點分析:
1、險資舉牌更多是為集團戰略服務,并非保險業務本身的投資需要,未來或面臨較大風險。
2、降息周期下資產配置難度加大,但負債成本卻仍在提升,中小保險公司有提高權益類資產配置的動力。
3、大盤藍籌投資價值較高。被舉牌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金融、一線城市地產、快消品行業個股,獲取較高股息收益率的同時,也可能享受市場估值提升帶來的賬面價值提升。
4、監管放松,藍籌股投資比例進一步提高。
5、相對于小股票,大盤藍籌股的償付能力損耗較少。
三、險資偏愛誰?
毫無疑問,在蕓蕓舉牌概念股中,險資概念股最受市場關注。據機構統計,在此之間,今年四季度以來至少已有30家公司獲得險資舉牌,主要分布在房地產、商業貿易等行業。而房地產板塊已率先風動,12月以來板塊整體上行僅20%。
地產股中已被險資舉牌的概念股包括:金地集團、天宸股份、華鑫股份、金融街、萬科A。此外,中國國貿、中天城投、華發股份、新黃埔、西藏城投、天業股份的險資持股比例大于2%。
以“寶能系”的口味為例,險資中最為活躍的莫過于安邦,青睞的地產板塊包括:萬科A、金融街;商貿股包括:歐亞集團、大商股份;其他還有金風科技、同仁堂。而前海人壽則偏愛南寧百貨、中炬高新等。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陳雯列出險資舉牌股的6大特征:
1、全國性股仹制商業銀行、龍頭地產公司;
2、估值便宜,分紅較好,股息率較高,股價趴在地板的公司,如大秦鐵路;
3、保險公司已經重倉股票,仍然可能繼續加倉,從而觸發舉牌;
4、高現金流公司,如中青旅、承德露露;
5、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
6、其他舉牌行為:主要就是提升投資收益。
四、“熱點”燒至何方?
申萬宏源證券稱,保險舉牌方興未艾,紅利投資的價值顯著提升。結合近期估值彈升資產配置荒的大背景來看,三大板塊可能被掀起舉牌熱。
1、食品飲料
最具有潛力的標的包括:伊利股份、光明乳業、雙匯發展、瀘州老窖、洋河股份、承德露露。
華泰證券指出,食品飲料板塊在本輪牛市中漲幅遠遠落后于其他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且龍頭企業現金流狀況良好。
2、電子
中信證券指出,市場熱點進一步擴散,低估值藍籌全面大漲,同時帶動電子板塊海康威視、長園集團兩只個股大漲。
3、交通運輸
國金證券指出,從交運研究的角度來分析舉牌影響,有兩個維度:
1、關注低估值高分紅的公司。保險公司會重點關注盈利能力強、現金流相對穩定、PE倍數低的上市公司,而處于行業周期底部的龍頭公司更有可能得到保險資金的青睞。主要包括寧滬高速、上海機場、大秦鐵路。
2、關注殼資源公司。舉牌一些市值較小、盈利能力較差的上市公司主要目的,是保險公司看中了這類公司的殼資源,未來可能借助保險公司的優勢資源,存在一定資本運作的可能。主要包括艾迪西、華貿物流、ST中昌、中海國盛。